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45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胸部] CL2577: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年女性,双肩疼痛,为双侧肩关节片!!

00454976 (25 KB, 下载次数: 101)

1.jpg

00454977 (26 KB, 下载次数: 98)

1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4-24 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4-25 22:49 | 只看该作者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也叫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是由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肱骨头间的软组织与肩峰、喙肩韧带碰击,造成这些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疼痛,有时甚至发生嵌顿。构成本综合症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是常见疾病,以往的肩周炎中有很大部分是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峰下关节又称第二肩关节,是肩关节中的主要活动关节,肩峰,喙肩韧和喙突的一部分构成喙肩穹隆,其下方为肱骨头,在二者之间为肩峰下间隙,间隙内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导致撞击综合症的原因可以是肩峰的形态问题,也可以是肩峰下骨赘增生引起肩峰下间隙狭窄。也有人认为由于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间隙内组织发生磨损,反复磨损加剧组织炎症性反应,间隙内压力增高,加重撞击,最终导致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总之,无论肩峰下间隙狭窄,或肩峰下间隙内内容物增大,只要肩峰下间隙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发生撞击,从而产生撞击综合症。
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主要依靠病史及体征,MRI检查对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具有下列X线征象时对肩峰下撞击征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1.大结节骨疣形成。
2.肩峰过低及钩状肩峰。
3.肩峰下面致密变、不规则或有骨赘形成。
4.肩锁关节退变、增生形成向下突起的骨赘致使冈上肌出口狭窄。
5.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缩小。正常范围为1.2~1.5cm,<1.0cm应为狭窄,≤0.5cm提示存在广泛性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断裂,失去向下压迫肱骨头的功能,或其他动力性失衡原因也可造成A-H间距缩小。
6.前肩峰或肩锁关节下方骨质鵻的侵蚀、吸收;肱骨大结节脱钙被侵蚀和吸收或发生骨的致密变。
7.肱骨大结节圆钝化肱骨头关节面与大结节之间界线消失,肱骨头变形。
上述1~3点X线表现结合临床肩前痛症状和阳性撞击试验应考虑撞击征存在。第4~7点X线征象属于撞击征晚期表现。
--摘录自SOSO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4-28 1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15 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5-16 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23 07:11 | 只看该作者
下撞击综合症也叫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是由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肱骨头间的软组织与肩峰、喙肩韧带碰击,造成这些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疼痛,有时甚至发生嵌顿。构成本综合症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是常见疾病,以往的肩周炎中有很大部分是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峰下关节又称第二肩关节,是肩关节中的主要活动关节,肩峰,喙肩韧和喙突的一部分构成喙肩穹隆,其下方为肱骨头,在二者之间为肩峰下间隙,间隙内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导致撞击综合症的原因可以是肩峰的形态问题,也可以是肩峰下骨赘增生引起肩峰下间隙狭窄。也有人认为由于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间隙内组织发生磨损,反复磨损加剧组织炎症性反应,间隙内压力增高,加重撞击,最终导致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总之,无论肩峰下间隙狭窄,或肩峰下间隙内内容物增大,只要肩峰下间隙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发生撞击,从而产生撞击综合症。
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主要依靠病史及体征,MRI检查对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具有下列X线征象时对肩峰下撞击征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1.大结节骨疣形成。
2.肩峰过低及钩状肩峰。
3.肩峰下面致密变、不规则或有骨赘形成。
4.肩锁关节退变、增生形成向下突起的骨赘致使冈上肌出口狭窄。
5.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缩小。正常范围为1.2~1.5cm,<1.0cm应为狭窄,≤0.5cm提示存在广泛性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断裂,失去向下压迫肱骨头的功能,或其他动力性失衡原因也可造成A-H间距缩小。
6.前肩峰或肩锁关节下方骨质鵻的侵蚀、吸收;肱骨大结节脱钙被侵蚀和吸收或发生骨的致密变。
7.肱骨大结节圆钝化肱骨头关节面与大结节之间界线消失,肱骨头变形。
上述1~3点X线表现结合临床肩前痛症状和阳性撞击试验应考虑撞击征存在。第4~7点X线征象属于撞击征晚期表现。
--摘录自SOSO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5-31 10:48 | 只看该作者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也叫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是由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肱骨头间的软组织与肩峰、喙肩韧带碰击,造成这些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疼痛,有时甚至发生嵌顿。构成本综合症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是常见疾病,以往的肩周炎中有很大部分是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峰下关节又称第二肩关节,是肩关节中的主要活动关节,肩峰,喙肩韧和喙突的一部分构成喙肩穹隆,其下方为肱骨头,在二者之间为肩峰下间隙,间隙内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导致撞击综合症的原因可以是肩峰的形态问题,也可以是肩峰下骨赘增生引起肩峰下间隙狭窄。也有人认为由于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间隙内组织发生磨损,反复磨损加剧组织炎症性反应,间隙内压力增高,加重撞击,最终导致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总之,无论肩峰下间隙狭窄,或肩峰下间隙内内容物增大,只要肩峰下间隙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发生撞击,从而产生撞击综合症。
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主要依靠病史及体征,MRI检查对诊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具有下列X线征象时对肩峰下撞击征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1.大结节骨疣形成。
2.肩峰过低及钩状肩峰。
3.肩峰下面致密变、不规则或有骨赘形成。
4.肩锁关节退变、增生形成向下突起的骨赘致使冈上肌出口狭窄。
5.肩峰-肱骨头间距(A-H间距)缩小。正常范围为1.2~1.5cm,<1.0cm应为狭窄,≤0.5cm提示存在广泛性肩袖撕裂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断裂,失去向下压迫肱骨头的功能,或其他动力性失衡原因也可造成A-H间距缩小。
6.前肩峰或肩锁关节下方骨质鵻的侵蚀、吸收;肱骨大结节脱钙被侵蚀和吸收或发生骨的致密变。
7.肱骨大结节圆钝化肱骨头关节面与大结节之间界线消失,肱骨头变形。
上述1~3点X线表现结合临床肩前痛症状和阳性撞击试验应考虑撞击征存在。第4~7点X线征象属于撞击征晚期表现。
--摘录自SOSO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