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微信
微博
QQ群
普通登陆
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影像医生
也能
网上问诊
了
首页
社区
BBS
新闻
读片会
影像图库
锐滴达
医影在线
»
社区
›
影像读片
›
CT病例讨论
›
CT19872:女36Y发现左腹股沟肿物2月余,质中、固定、压痛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1382
|
回复:
17
[腹盆腰部]
CT19872:女36Y发现左腹股沟肿物2月余,质中、固定、压痛
[复制链接]
韦伟
韦伟
当前离线
积分
1972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5:1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两侧卵巢肿瘤?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9-5-11 19:56:01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赞同
0
反对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九目段
九目段
当前离线
积分
2006
2
#
发表于 2009-5-11 06:0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真舒服
【临床特点】
中年女性,双侧附件区及盆壁固定痛性对称性肿物。
【影像特征】
1、双侧对称性实性软组织肿物,不规则,似多结节融合,盆壁肿大淋巴结?双侧卵巢有夹在其中,双侧卵巢病变?
2、双侧肿物具有侵袭性,包绕血管,侵及盆壁及邻近腹壁,考虑恶性病变。
3、增强扫描成多发环状强化为主,明显强化。
4、直肠后壁见局限性增厚,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直肠癌?
5、增强扫描子宫未见内膜癌的征象。
【诊断】
1、双侧附件区及盆壁占位,考虑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累及双侧卵巢;不除外krukenbergs瘤或卵巢淋巴瘤;结核?
2、直肠壁局限性增厚,直肠癌?建议直肠镜检查。
3、子宫直肠凹少量积液。
【分析】
1、环状强化是转移性淋巴结的一个特征性表现,因此淋巴结转移放在首位考虑。
2、双侧卵巢癌?一是原发少见,而是肿瘤小就有周围侵犯的少见。
3、淋巴瘤或淋巴瘤转移可环状强化,不除外。
4、不管是盆腔淋巴结转移或是卵巢krukenbergs瘤转移,最多见为胃肠道癌,因此直肠局限性增厚要重视。
5、双侧卵巢结核?可环状强化,也可在考虑范围内,患者年轻,恶性肿瘤的机会不多。
[本贴已被 九目段 于 2009-5-10 22:52:39 修改过]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子期
子期
当前离线
积分
4184
3
#
发表于 2009-5-11 06:37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双侧卵巢感染性病变,以结核可能性大。左腹股沟考虑淋巴结肿大。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随光逐影
随光逐影
当前离线
积分
61288
4
#
发表于 2009-5-11 15:29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双侧附件区恶性占位性病变(卵巢癌?转移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mw011
bmw011
当前离线
积分
7827
5
#
发表于 2009-5-11 16:29
|
只看该作者
双侧卵巢结核结核可能性大。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cxyisheng
wangcxyisheng
当前离线
积分
234
6
#
发表于 2009-5-11 16:30
|
只看该作者
恶性占位,转移可能大。结核待排。做活检吧?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悦诗
悦诗
当前离线
积分
0
7
#
发表于 2009-5-11 17:09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双侧附件区结核可能大,转移待排。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ka502
aka502
当前离线
积分
0
8
#
发表于 2009-5-11 17:25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双侧卵巢感染性病变,以脓肿可能性大。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余辉
余辉
当前离线
积分
22012
9
#
发表于 2009-5-11 18:28
|
只看该作者
双侧附件囊实性不规则形肿块,右侧病灶累及闭孔内肌并固定,左侧累及腹横肌并固定,若非炎症则应该是恶性.
子宫直肠窝少量积液改变,双侧膀胱周围见少许肠系膜增厚,以右侧为著,肿块外围无显著单体淋巴结肿大征像,考虑双侧卵巢及输卵管炎症,不除外双侧卵巢输卵管恶性肿瘤,原发可能性大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aogao123
laogao123
当前离线
积分
0
10
#
发表于 2009-5-11 18: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受益非浅。支持双侧卵巢结核。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X线病例讨论
MRI病例讨论
专题讲座
答疑解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