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26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X0061:小儿HIE,跪求高手指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6-3 0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儿出生2天,剖腹产时医生说一切顺利。术后第二天下午不慎感冒,到小儿科查后医生即说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但在ct检查时又说大脑发育正常,脑叶略见低密度影,提示进行hie诊治,后小儿科医生又称小儿有轻微脑水肿现象,但ct提示上没有明确的显示,只是一些看不懂的医学术语。因此,请救各位高手,帮忙指点迷津,目前小儿已经进行了五天的治疗,每天都是甘露醇、营养脑细胞药、电解质、白蛋白等药物,一打就是一天的针,我真担心小儿会受不了这种治疗方法,听说轻微的hie不治疗也可以后天好起来,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特请各位高手指点迷津。谢谢

[本贴已被 guojx 于 2005-10-8 20:34:21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6-3 20:3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专家们行行好了,现在医生已经给小儿停止用脑机肝、甘露醇、电解质、丹参等药了,医生的解释是可能是自己的医术有限,希望我们转院检查,但小儿今天虽未打针但又与昨天一样四肢无力、屎尿拉了都无反应,不吃不喝了,会不会是误诊啊,不知道误诊后有没有什么不良后果,哎真是彻夜难眠,饱受煎熬啊,好好一个儿子,只是体温37。7度,就被治成这个样子,本人跪求各位专家意见,由于没有ct片子,只有谢谢各位了。[emb5][emb5][emb10][emb10][emb9][emb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6-6 02:36 | 只看该作者
给你一篇文章看看吧: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评价   
莆田市医院 阮德启 刘国珠

  摘 要
  新生儿窒息尤其重度窒息是新生儿早期的严重疾病。据全国儿科统计,其死亡率为24.8%。有的患儿经积极抢救虽幸免于死,但遗留智能障碍、癫痫、脑积水、口吃、视网膜萎缩、脑瘫等后遗症。笔者收集临床与ct资料完整的76例新生儿窒息作一回顾性分析,认为临床以传统的apqar评分法诊断新生儿窒息,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和预后。而颅脑ct扫描尤其早期检查(出生后72小时内),能客观反映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程度与颅脑损伤的部位、范围,帮助临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本病的死亡率与后遗症发生率。即使从比较影象学角度上,笔者也认为ct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应作首选。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apgar评分法 ct
  一、资料与方法
  笔者收集我院自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临床与ct资料完整的新生儿窒息76例,男40例,女36例。其中早产儿12例,足月儿60例,过期儿4例;正常产51例,臀位牵引产4例,足牵引产1例,产钳产8例,头吸引产4例,剖宫产8例。我院按传统apgar评分法(出生后1分钟与5分钟评分法),有42例评为4~6分属轻度窒息,有34例评分≤3分属重度窒息。76例中有52例是在出生1~72小时内作早期颅脑ct平扫,还有24例是出生后4至26天内作ct平扫。ct扫描均用我室西德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com dr3全身扫描机。方法是以听眦线为基线,层厚、层距各为10mm,矩阵为512×512,扫描条件为120kv、400ma,扫描时间为5秒/层,自颅底连续向上扫至颅顶。对不合作新生儿,用10%水化氯醛2~3ml/次保留灌肠。
  二、结果
  临床诊断轻度窒息42例,其中31例ct检查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4例ct示轻度脑肿胀(细胞内水肿)。35例新生儿经复苏措施及给氧吸入后,出现正常呼吸与啼哭。ct结合诊断为轻度窒息。另外7例临床诊断轻度窒息的新生儿,经复苏后逐渐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浅表而不规划、前囟饱满、惊厥、脑性尖叫等兴奋现象。其ct均示明显形态异常,即脑发育畸形1例,颅内出血1例,脑内低密度改变4例,外部性脑积水1例。经采取有效措施,虽无死亡,但一年内有2例出现智能低下、癫痫、异常眼征等后遗症。重度窒息34例。ct扫描发现4例仅有脑肿胀而诊断为轻度窒息,4例在一年内均无明显颅脑损伤症状。其余30例ct扫描发现脑发育畸形4例,颅内出血4例,脑内低密度影12例,外部性脑积水3例,两种以上异常形态混合改变7例。30例新生儿经复苏后大都处于嗜睡、皮肤苍白、肌张力消失、体软、心跳弱而不规则等抑制状态。经积极抢救有6例死于休克状态,其中3例是在昏睡6天后才作ct扫描,延误有效抢救。30例中,一年内有7例出现智能障碍、脑瘫、癫痫、口吃、视网膜萎缩等后遗症。
  三、讨论
  新生儿窒息多数由于母体疾患或胎盘血运障碍,使得胎儿在母体内已有脑缺氧。在娩出时因产道内粘液或羊水吸入,或异常娩出史的产伤,更加剧胎儿在宫内或产程中窒息缺氧,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或导致脑细胞缺氧充血水肿、变性坏死等。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凝血功能不佳,肝合成凝血因子功能低下,易发生颅内出血。这些变化在高密度分辨力的ct图像上呈现不同形态改变,如脑肿胀、脑内低密度影、颅内出血及外部性脑积水等。脑肿胀是脑细胞缺氧水肿的最初表现,这时脑质ct≥20hu,仅见脑室、脑池、脑沟等稍变小变窄。脑内低密度影,一般指ct<20hu,这是脑组织因缺氧变性 坏死的表现。我们发现早期低密度影首先出现在胼胝体膝部或双侧脑室前角周围的小片状、 放射状影。其边缘模糊不规则,常伴有脑室、脑池、脑沟变小。随着缺氧持续加重,其低密 度影范围扩大到侧脑室周围、胼胝体压部及大脑各叶的白质皮质,呈典型的新生儿缺氧缺血 性脑病的改变。当基底神经节区、丘脑区或脑干部位低密度ct≤16hu时,多提示预后 不良或后遗症发生。当ct≤10hu时,常伴有脑室扩大,表现为脑室周围萎缩,这种重 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复苏后48小时内仍有复发而死亡危险。由于胎儿血氧含量低,所以单 纯缺氧应以脑细胞损伤为主,而因缺氧导致出血多在脑管膜下、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肉,尤 其早产儿出血多呈弥漫性颅内皮质或皮质下渗血与点状出血,一般无血管破裂。而产伤(尤 其足月儿)出血多在顶部硬膜下或小脑天幕附近,如果是异常分娩史的产伤多导致胎头血肿 ,这是骨膜下小血管破裂所致。值得注意的是,胎儿在娩出前用镇静剂或剖宫产术前腰麻、 硬膜外麻等都会导致胎儿缺氧而发生窒息。我们为ct形态改变密切结合临床,可明确新生 儿窒息的病因、程度、颅脑损伤的部位和范围。帮助临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治愈率 。ct对脑内发育畸形、脑内大面积缺氧或脑出血、脑软化、脑瘫等,多预示较高死亡率或 后遗症发生率。诊断新生儿窒息,从1953年起就采用apgar评分法。它不能全面客 观反映新生儿窒息的程度与颅内损伤的部位与范围,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近年来人们结合 生化检验来判断窒息时酸中毒与肾功能受损情况;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6-10 19: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我知道怎么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25 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9-27 2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0-5 05:57 | 只看该作者
新生儿窒息的危害是很大的,ct检查固然重要,但治疗是更重要的,早期ct可能会无明显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