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关于上颌窦粘液囊肿
鼻窦囊肿(cyst of paranasal sinuses)可分为粘膜下囊肿、粘液腺囊肿和粘液囊肿,为鼻窦炎的并发症。粘液囊肿系炎症窦内粘液腺口杜塞,引起腺管内粘液储留而成,囊内含黄绿色粘液稠液,发生感染时可为脓液,多见于额窦和筛窦,少见于上颌窦和蝶窦。粘液囊肿早期多无症状,病变进展可致窦腔膨胀扩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局部隆起,眼球突出,以及溢泪、头痛等症状,检查局部可触及肿块。
在影像表现上,粘液囊肿多见于上颌窦底,成簇生太阳征象,窦腔膨胀扩大变形,窦壁骨质吸收变薄(如在筛窦窦房骨质破坏消失,窦壁可增厚硬化),窦腔透光度减低。周围组织受压移位。如果进行增强扫描,囊肿壁可有强化,但囊液无强化。
mri信号上,粘液囊肿的信号强度取决于囊内蛋白质的浓度,早期在t1wi和t2wi上均位高信号,随着蛋白质粘液的变性、机化、纤维化,其在t1wi和t2wi上信号减低,以治均可呈低信号。
鉴别诊断包括息肉,内翻乳头状瘤,真菌性鼻窦炎和鼻窦肿瘤等。息肉较小时一般有粗细不等的蒂;真菌性鼻窦炎常见钙化斑点;肉头状瘤可使窦壁受压移位和变形,鼻窦恶性肿瘤常致窦壁骨质显著破坏。
[本贴已被 fanshl 于 2009-7-21 6:14:01 修改过]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9-7-21 13:43:52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