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0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骨放射学的发展前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0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国60多年来,我国骨放射学临床与基础研究的进步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临床与影像检查手段发展迅速,并有大批中青年学者涌现,他们的工作深得老一辈放射学家的敬佩。展望我国骨放射学发展前景,无限光明。 x线照片仍然是骨关节疾病首选的、必需的和基本的诊断手段。一张能把皮肤、皮下组织、肌间脂肪、关节周围软组织层次以及骨的细微结构都清晰显示出来的优质照片,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代谢性骨病骨质的细微结构的观察,这样的照片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提高x线照片的清晰度和分辨率至关重要。正因为x线检查是基本手段,所以把高技术影像学脱离基本x线检查的做法对骨关节疾病的诊断是非常不利的,是不可取的。 x线照片、mr成像与病理相结合或对照是影像诊断发展的基础。我国骨放射学界已有不少高水平的有关股骨头坏死,骨转移癌,骨髓病变,脊柱、间盘病变,骨、软组织肿瘤的mri与病理相结合的报道。早期骨与骨髓病变的研究,采用动物实验影像所见与病理对照,可以系统地观察病变的演变。如股骨头骨髓水肿是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表现,就需进一步病理论证。目前已有些单位利用手术切除标本或尸检标本大切片与动物实验进行mri病理对照,取得了新的进展。 mri对肌肉、骨髓、关节周围和关节内软组织病变具有高分辨、高对比的效能,是其他影像检查无法比拟的。今后发展的趋势是大力开展关节周围和关节内组织包括肌肉、肌键、韧带、腱鞘、关节软骨、滑膜、关节内韧带、软骨盘和关节囊病变的 mri研究。这方面国外已有很多文献和专著。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应当加强。 超声(b型超声)应用于肌肉、骨胳的检查,早在80年代中华放射学杂志即有报道,但没有得到推广。1993年国际骨科会议上肌肉骨胳系统的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应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对肌腱、腱鞘、滑囊等炎症和损伤的mri、超声、造影加ct扫描综合检查结果的比较表明,超声检查对肌腱损伤的诊断最有价值。超声对关节周围组织能逐层显示皮肤、皮下组织、肌腱、韧带、滑囊的组织层次。超声对肌腱损伤和肌腱炎的鉴别优于mri。超声甚至能显示肌腱纤维束的结构。对于14或20周以上胎儿的正常骨胳和发育畸形、先天性骨发育障碍等都能做出精确的诊断。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开展肌肉骨胳系统的超声学检查和研究,并为建立起一个新的肌肉骨胳放射超声学迈出坚实的一步。 ct对骨关节创伤具有良好的对比和断层观。ct扫描和三维ct图像能很好地显示头颅、脊柱、骨盆、腕、跗及大关节内的骨折脱位的创伤解剖情况,可为骨科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核素ect扫描,对于早期骨转移,早期骨坏死、骨栓塞、骨质疏松以及骨髓充填疾病的诊断是非常敏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然而诊断缺乏特异性为其不足之处。 血管造影、 dsa对四肢血管疾患、肿瘤介入血管栓塞和化疗灌注有其独特的价值。关节造影、脊髓造影、腱鞘造影等在肌肉骨胳系统都有其诊断价值。 鉴于当今影像诊断设备的飞速发展,探讨各种影像手段对诊断肌肉骨胳系统疾病的价值,合理选择应用,是今后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在骨放射学领域有大量新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开展。只要我们立足本国,结合国情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成果为我所用,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我国骨放射学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并走出一条我国所特有的发展道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5 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