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微信
微博
QQ群
普通登陆
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影像医生
也能
网上问诊
了
首页
社区
BBS
新闻
读片会
影像图库
锐滴达
医影在线
»
社区
›
影像读片
›
X线病例讨论
›
【待转CT讨论】双侧对称性低密度灶,请各位高见。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3701
|
回复:
16
[其它]
【待转CT讨论】双侧对称性低密度灶,请各位高见。
[复制链接]
车友谊
车友谊
当前离线
积分
0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03:2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女,17岁,左下肢乏力,有头部外伤史,右巴氏征阳性,右下肢肌力iv级,走路呈蹒跚状态,说话叶吐词不清晰,追问病史,无一氧化碳中毒及霉苷蔗中毒病史。两岁时头部受过外伤,哪时走路就不稳,到现在还是呈蹒跚状态,说许及行走均匀较迟,约4岁开始说话。其它检查缺。头颅ct如下。
[本贴已被 cefcmj 于 2009-9-10 21:04:56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赞同
0
反对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车友谊
车友谊
当前离线
积分
0
2
#
楼主
|
发表于 2009-9-11 03:28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说一下自已的观点,不对之处请各位高见:
影像:双侧基底节区可见对称性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欠清,密度不均匀,ct值约16hu,双侧尾状核体部可见对称性斑点状钙化灶。余诸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双侧侧脑室体部稍增大,以左侧为著。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灶,考虑肝豆状核变性可能。建议查血清铜,铜蓝蛋白及肝、肾检查。必要时行头部mr检查及增强。
诊断依据:肝豆头核变性也叫韦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为铜代谢障碍,病程为慢性进行性累及多个系统,主要为脑、肝、肾及角膜等组织。临床分为症状前区、脑、肝三型,临床表现为肢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语言障碍,流涎及行动困难。角膜k-f环。血清部铜量降低,尿铜量增加,血清铜氧性酶活力降低。青霉胺试验阳性。
鉴别诊断:1、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有一氧化碳中毒病史,此病人无。
2、霉甘蔗中毒,无病史。
3、小时外伤后脑软化灶,此患者小时有外伤病史,但一般不会出现对称性改变。
更主要的是做实验室检查,如是实验室检查支持,就可见诊断,如是不支持,还得考虑其它疾病,明天做了有结果我会及时发上来。
本人思维简单,请各位老师高见。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jzjr
zjzjr
当前离线
积分
38298
3
#
发表于 2009-9-11 04:31
|
只看该作者
位置比豆状核高,呈对称,结合外伤史,考虑软化灶.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拾荒者
拾荒者
当前离线
积分
39688
4
#
发表于 2009-9-11 04:38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分析,建议结合实验室检查。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车友谊
车友谊
当前离线
积分
0
5
#
楼主
|
发表于 2009-9-11 05:12
|
只看该作者
先做实验室检查,如是不符合此病,再考虑软化灶吧?因为这个病人一问病史,可能就是个先天生疾病,因为两岁时外伤,也就是走路不稳,而说话也很迟。所以就先考虑是个遗传性疾病,但还得进一步问清病史,进一步做其它相关检查。光看图说话有点困难。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随光逐影
随光逐影
当前离线
积分
61288
6
#
发表于 2009-9-11 07:1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3楼意见。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ggenliang
zhanggenliang
当前离线
积分
13690
7
#
发表于 2009-9-11 07:56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分析。先完善检查,再定性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江广1996
江广1996
当前离线
积分
3551
8
#
发表于 2009-9-11 08:01
|
只看该作者
位置比较高,不在基底节,双侧对称性,不像后遗症(外伤后的软化灶).建议mri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uhongjun
yuhongjun
当前离线
积分
34720
9
#
发表于 2009-9-11 13:5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结果吧。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hcckk
hhcckk
当前离线
积分
4917
10
#
发表于 2009-9-11 16:1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分析的非常详细了,支持中
对称性的低密度灶,周围脑室扩张,4岁外伤时就有症状了,估计与那次外伤关系不大,建议楼主仔细询问下出生时的状况,如是否为早产,出生时有无窒息,有无缺氧缺血性脑病,我觉得还要排除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病灶位置偏高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 pvl)是继发性脑白质病。见于早产儿及产后窒息存活的儿童,由于缺血缺氧性脑实质损伤,而引起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本病较为常见,见于儿童。
影像学表现:ct与mr显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均有效。软化灶分布于半卵圆中心和脑室周围白质,呈斑片状或长条状,多为双侧分布,但也可以是一侧或只一侧明显。ct平扫为低密度。mr显示更为敏感,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的形态与分布无特征性。但本症脑室周围白质明显减少,脑皮质与脑室缘的距离甚小或消失,脑室扩大,且脑室缘不规整。这是本症在影像学上的特点。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结果反馈(病例)
MRI病例讨论
CT病例讨论
海阔天空
CR/DR/CT/MRI/PACS技术讨论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