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37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低场MR图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1 1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低场mr图象,我觉得很不错,希望各位同仁来共同探讨。 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0-29 00:12 | 只看该作者
比我们的强多了,只有0.16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13 23:40 | 只看该作者
图像真的不错,用了什么参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14 22:12 | 只看该作者

动态低场mri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作用

动态低场mri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作用

www.asisz.com  2002-4-19  深圳安科


摘要 目的 研究动态低场mri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作用。材料和方法 临床拟诊的垂体微腺瘤1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用gre序列对比剂增强动态扫描。对照组用常规se序列平扫,分析两种方法对垂体微腺瘤的显示率。结果 实验组垂体微腺瘤的显示率为68%;实验组垂体微腺瘤的显示率为86%. 结论gre序列对比剂增强动态扫描能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显示率。
关键词 动态 低场磁共振 垂体微腺瘤 诊断

垂体微腺瘤以泌乳素升高、停经、泌乳的临床特点而常为临床所拟诊,常规厚层mri平扫很难显示病灶。低场mri受磁场强度的限制,薄层无间隔扫描序列会使mr图象信噪比下降,以致于不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我们采用梯度回波序列对比剂增强动态亚薄层无间隔扫描,提高了垂体微腺瘤诊断的敏感性。
材料和方法
150例病例源自本院1997年3月至1998年8月临床拟诊的垂体微腺瘤病人,年龄18-38岁,都有停经、泌乳的临床症状,实验检查显示泌乳素升高达正常值两倍以上。
病人分为两组。100例为实验组。应用低场mr机(深圳,安科公司),场强0。16t。先行常规se序列,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平
扫,扫描参数:300-500/20-30,2000-3000/90-120 (tr/te,ms);层厚7mm,间隔0 mm。fov 256mm。矩阵128*512。2-4 次采集。此后,静脉注射gd-dtpa 15ml( 0。1mmol/kg/bw),取梯度回波序列(grel),参数 100/15/70(tr/te/fa。),其他扫描条件同平扫。连续三次扫描,每次三层,一次采集,每次需时12秒,五分钟内完成。30分钟后行延迟扫描,扫描条件同前。50例为对照组,仅行se平扫,扫描条件同实验组。
结果
平扫显示鞍内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直径1-10mm,以及垂体柄偏斜、垂体腺高度异常、垂体腺上表面不平或鞍底倾斜等形态异常者共34例,阳性率68%. 实验组增强动态扫描显示,早期病灶呈低信号,延迟扫描呈高信号,以及蝶鞍或垂体腺形态异常者共86例,阳性率86%.
讨论
垂体微腺瘤可根据闭经、溢乳、血prl大于正常值两倍以上等症状而作出临床拟诊①。mr投入临床应用之前,影象学对此病的诊断几乎无能为力。mr投入临床应用之后,对该病的诊断作用的报道日渐增多,但大多限于高场mr机。
mri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标准是②:(1)直接标准①垂体腺局灶性t1低信号,直径<10mm;②mr对比增强后病灶直径<8mm。(2)间接标准①垂体柄偏斜;②垂体高度异常:a.男性或青春期〉6-7mm;b.青春期后妊娠女性>7-11mm;3.围产期女性>10-13mm;③鞍底偏斜;④腺体大小不对称。成人正常垂体腺一般矢状径12mm,冠状径8mm,高3-8mm,上缘微凹。不同时期可有一定变化。青春期女性高径可达10mm;临产前及产后高径10-12mm。
垂体及漏斗部缺乏血脑屏障,注射gd-dtpa后明显强化。dmri的增强顺序为:垂体后叶(20-30sec),垂体柄(30-60sec),垂体前叶于增强90sec达高峰。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mr inaging,dmri)文献报告有两种:(1)用团注法,将0.1mmol/kg体重的gd-dtpa在10秒内注射完,用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echo,fse,tr/te=200-300/10-15ms),或梯度回波技术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fast low angle shot,flash,tr/te/flip angle=100/15/70°)行dmri。要求注药完毕后立即扫描,每分钟不少于1帧图像,连续扫3分钟,随后可1帧/min、持续4-6min;必要时可于注药后30min行延迟扫描③。(2)均用自旋回波(se)t1wi冠状位dmri,成人gd-dtpa用量为0.05-0.1mmol/kg,经足背静脉注射,于动态扫描序列开始的最初10秒内注射完毕。动态扫描序列的参数为tr/te=250/15ms,1次激励,矩阵128×256,连续6次采集。动态增强扫描前后均做常规se序列t1wi冠状及失状位成像扫描,参数为500/15ms,3次激励④。
垂体微腺瘤平扫80-90%在t1wi上为低于正常垂体腺的信号,或为等信号或高信号,高信号为出血所致;30-50%在t2wi为高信号,或为等信号,等信号与瘤体内有丰富的纤维组织有关。间接征象包括鞍底倾斜、垂体上缘局限性上突等;但垂体柄倾斜可见于46%正常人③,该征象对诊断微腺瘤价值有限。由于低场磁共振的磁场强度度低,薄层扫描得到的图像信噪比(snr)低,空间分辨率低,因此对垂体微腺瘤的显示困难,还会出现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垂体微腺瘤的血供与腺体一样是来源于次级门脉丛,肿瘤血管对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与正常垂体的血管有差别。增强早期(30-120s)肿瘤信号低于正常垂体;中期(3-5min)肿瘤亦增强,与正常垂体不能分辨,延迟扫描(30min)正常垂体信号逐渐减低,肿瘤则保持相对高信号。早期增强扫描的这些表现,要求相对较快的扫描速度,因此,梯度回波dmri可以提高微腺瘤的检出率④。卢光明等认为,大多数垂体微腺瘤的对比峰值出现在15秒时,提示dmri在15秒内最有价值。因此早期增强扫描能获得最有价值的图像,同时也采集了增强中期(3-5min)及后期(5min)的图像,能较全面了解垂体瘤强化的过程。从而提高病灶的检出率,是低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