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7438|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T11125:头颅CT:精彩疑难,期盼各位老师发表高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0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498)
m 32
剧烈头痛1天,伴恶心、呕吐。
请教各位老师:
1、蚓后方延时强化病灶的性质?延时强化的机理?(延时时间为30分钟)
2、四脑室后部稍高密度并延时轻度强化结构为正常蚓部还是另一病灶?如是正常蚓部请解释30分钟延时为何比正常小脑组织密度高?如是另一病灶请解释强化程度为何与后方病灶有差异?
请各位老师发表高见并尽量提供一些正常强化时间表及机理!!!
这是第一天的急诊头颅ct平扫: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2-2 15:03:44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03:4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天增强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图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03:45 | 只看该作者

延时30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1-1 04:53 | 只看该作者
【临床】
m 32,剧烈头痛1天,伴恶心、呕吐。
【ct表现】
平扫双侧小脑半球中部片状低密度。增强扫描见小脑蚓部四脑室后方见一强化结节,蚓部后方亦见一较大增强结节,动脉期、静脉期同步强化,程度不一样,延迟期后分结节明显强化均匀,周围脑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变窄,幕上梗阻性轻度脑积水。
【诊断】
小脑中线区恶性占位,考虑转移瘤或室管膜瘤伴种植转移可能性大。
【分析】
1、延迟强化的原因,血脑屏障通透性低的病变,造影剂通过的时间长,致使延迟扫描更明显,同时也说明血脑屏障破坏,病变可能是恶性病变。延迟增强的另一机制为组织肿胀或脱髓鞘,使病变有更大的渗漏空间,造影剂达到显影浓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量。
2、两个病灶不同强化时相,说明双病灶对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不一致所致,同时也说明病灶生长与不同时期,有前有后,多发,因此转移瘤可能性大。年轻,转移少见,但不能排除。
3、小脑蚓部好发髓母细胞瘤(多见儿童,平扫一般高密度,不像),室管膜瘤可以沿枕大孔种植转移,可以符合,其他胶质瘤往往无种植转移的特性。
4、因此,根据增强的特点,至少一个病灶为转移病灶。
以上完全解释了楼主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1-1 0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11125:头颅ct:精彩疑难,期盼各位老师发表高论!

支持九目段的精典分析!!!

[本贴已被 黑白光影 于 2007-12-31 20:58:41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1-1 05:23 | 只看该作者
是很精彩 ,期待病理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1-1 05:23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小脑幕后下方脑膜瘤可能性大,建议矢、冠状重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1-1 05:35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精彩,期待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1 05:41 | 只看该作者
小脑中线区恶性占位可能,成人型髓母细胞瘤要考虑,虽然75%见于15岁以下儿童,另一个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不支持的是成人多发生于小脑半球。还要鉴别的是星形细胞瘤和转移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1 05:51 | 只看该作者
定位:四脑室。特点:等密度占位,增强期明显强化并与脑组织呈同步强化,而静脉期及延时期持续强化并逐步高于脑组织密度,周边明显水肿,上部脑室呈梗阻性轻度脑积水。
考虑:“室管膜瘤”!
(我认为本例定位是非常关键,若发生于四脑室,则“室管膜瘤”并小脑种植可能性更多一些。而要考虑发生于小脑幕上占位,以其“动脉期均匀强化,而静脉期及延时期持续强化”特点,应更多支持:脑膜瘤的可能!建议行mr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