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3-6 1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核医学检查法
一、放射性核素肾图
目前多用131i标记的邻碘马尿酸(131i-oih)作为示踪剂,在以“弹丸”方式作静脉注射之同时,用肾图仪的两个探头分别对准左、右肾区,描记肾脏浓聚和排泄示踪剂的时间-放射性升降曲线,称为放射性核素肾图。
1.基本原理及正常肾图:131i-oih随血流进入肾脏后,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继之分泌入肾小管腔内,由尿液冲刷至肾盂,经输尿管排入膀胱,从描记的肾图曲线及由它计算出的多项指标,可判断分侧肾的功能状态及上尿路通畅情况。
正常人左、右两肾曲线的形态和高度基本相似,包括以下三段(见图16-5-1)

图6-5-1 肾图分析
(1)示踪剂出现段(a):系静脉注射131i-oih后10sec左右出现的急剧上升段,其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的血流灌注量。
(2)聚集段(b):呈迅速斜行上升,5min内达高峰,平均峰时2~3min。上升的高度和速率主要反映肾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管细胞的功能。
(3)排泄段(c):其前部下降斜率与b段上升斜率相近,下降至峰值一半所需时间少于8min,c段下降的速率主要反映尿流量的多少,和包括肾小管在内的上尿路通畅情况。
2.异常肾图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1)持续上升型: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于检查结束时(注射后15~20min)也未见下降的c段。此型出现在单侧者,多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出现在双侧者,多见急性肾功衰竭少尿期,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的双侧上尿路引流不畅。
(2)高水平延长型:a段基本正常,b段上升不明显且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亦不见下降的c段。多见于上尿路梗阻伴明显肾盂积水。
(3)抛物线型:a段正常或稍低,b段上升缓慢,峰时后延,c段下降缓慢,峰形圆钝。主要见于脱水、肾缺血、肾功受损、上尿路引流不畅伴轻、中度肾盂积水。
(4)低水平延长型:a段低,无b段,于检查期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常见于肾功能严重受损也可见于慢性上尿路严重梗阻。
(5)低水平递降型:a段低,无b段,只见放射性递降。见于肾功能极差或无功能,或肾缺如。
(6)阶梯状下降型:a、b段基本正常,c段呈规则的或不规则的阶梯状下降。见于因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位等所致的上尿路痉挛;也可见于有尿返流的患者。
3.对肾图可进行定量分析,常用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和正常值见表16-5-1。表中各符号所代表的指标见图16-5-1
表16―5―1
肾图指标        计算方法        正常值(均值)
峰时        从曲线开始中升到高峰的时间        <4.5min(2~3min)
斗排时间(c1/2)        从高峰下降到峰值一半的时间        <8min(4min)
15 残留率        c15/b×100%        <50%(30%)
肾脏指数(ri)        (b-a)2+(b-c15)2/b2×100%        >45%   (60%)
4.肾图的临床应用:①诊断上尿路梗阻,追踪观察尿道通畅情况和肾功的变化;②测定分肾功能,筛选肾性高血压;③急性尿闭的鉴别诊断;④移植肾的监测;⑤检查腹部肿块与肾脏的关系。
二、泌尿系统动态显像
1.显像方法:静脉注射快速通过肾脏的显像剂,如99mtc-dtpa 370 mbq(3~10mci)或99mtc-ec 148~185mbq,用γ相机以1帧/min的速率,对后腰部及盆腔部,连续采集20min。根据双肾系列图像,利用计算机感兴趣区技术,可生成双肾时间放射性曲线,即为放射性核素肾图。由于本法所得肾图是由所见肾影的放射性计数计算得到的,不存在由于探测器对位不准造成的失真问题,故比用肾图仪描记的肾图可靠。利用特别设计的操作规程和计算机软件,还可同时获得总的和分侧的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等肾功能参数。
2.正常所见:静脉注射显像剂后3min左右肾影清晰显示,3~5min后肾影周边的放射性逐渐减低,而肾盏肾盂部位放射性渐增,输尿管仅隐约可见,随之膀胱影像逐渐增浓。20min时肾影基本消退,大部分显像剂集中在膀胱内,用力逼尿时,输尿管和肾区无放射性计数增加的现象。
3.异常影像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1)肾脏不显影:表明该肾功能和/或血流量灌注近于消失,或提示该侧肾先天性缺如。
(2)肾影出现或消退均延迟:提示该肾功能和/或血流灌注明显受损。与健侧肾影相比较,往往出现时相上的颠倒,即患侧肾影开始时比健则淡,浓集延迟,而后当健侧肾影消退时,患侧肾影反而变浓,称作“倒相”。
(3)肾实质影像持续不退,而肾盏肾盂中放射性无增高之势,这表明显像剂滞留于肾实质内。这可能由于原尿生成明显减少,或由于弥漫性肾小管管腔内淤塞。
(4)肾盏、肾盂或输尿管影像扩大且消退缓慢,提示尿路梗阻和扩张,扩张影像的下端即为梗阻部位。
(5)在泌尿系统以外出现放射性影像;输尿管肠道造瘘术后可有此表现,无此手术史者提示有尿瘘存在。
三、肾静态显像
1.显像方法:静脉注入慢速通过肾脏的显像剂,如99mtc-dmsa可较长时间地浓集在肾实质内,1h后行后腰部γ照相即可采集到肾实质的静态影像。
2.正常所见:双肾呈蚕豆状,中心平第1~2腰椎,两肾纵横呈“八”字形。肾影周边的放射性较高,中心和肾门处放射性较低,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两侧肾影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