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57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腰部] CT29842:男性,52岁。近来因频发低血糖晕厥进行CT检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男性,52岁。近来因频发低血糖晕厥进行CT检查(血糖2mmol/lL左右),CT扫描结果如下:

003695 (394 KB, 下载次数: 4)

1_0000_0000.jpg

003696 (438 KB, 下载次数: 5)

1_0001_0000.jpg

003697 (413 KB, 下载次数: 8)

1_0002_0000.jpg

003698 (381 KB, 下载次数: 4)

1_0003_0000.jpg

003699 (402 KB, 下载次数: 6)

2_0000_0000.jpg

003700 (442 KB, 下载次数: 6)

2_0001_0000.jpg

003701 (416 KB, 下载次数: 1)

2_0002_0000.jpg

003702 (383 KB, 下载次数: 5)

2_0003_0000.jpg

003703 (415 KB, 下载次数: 11)

3_0000_0000.jpg

003704 (455 KB, 下载次数: 4)

3_0001_0000.jpg

003705 (425 KB, 下载次数: 5)

3_0002_0000.jpg

003706 (391 KB, 下载次数: 10)

3_0003_0000.jpg

003707 (407 KB, 下载次数: 10)

4_0000_0000.jpg

003708 (449 KB, 下载次数: 5)

4_0001_0000.jpg

003709 (427 KB, 下载次数: 6)

4_0002_0000.jpg

003710 (397 KB, 下载次数: 4)

4_0003_0000.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0-31 11:08 | 只看该作者
胰尾部胰岛细胞瘤(功能性β细胞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0-31 11:1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二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0-31 11:45 | 只看该作者
胰尾部胰岛细胞瘤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0-31 12:21 | 只看该作者
胰尾部胰岛细胞瘤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0-31 1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0-31 14:04 | 只看该作者
1.胰尾部胰岛细胞瘤可能性大。
2.双肾盂旁多发性结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0-31 15:15 | 只看该作者
1.胰尾部胰岛细胞瘤
2.双肾盂输尿管多发结石,右肾小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0-31 19:45 | 只看该作者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分为胰岛素生成型和非胰岛素生成型。胰岛素生成型即胰岛素瘤为最常见的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约占胰岛细胞的60%。由于临床较早出现内分泌症状,肿瘤瘤体常较小,90%胰岛素瘤<2cm。CT平扫肿瘤的密度与正常胰腺实质相似,难以检出。CT增强时肿瘤强化的时间相当短暂。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约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15%。由于无临床症状或无典型内分泌症状,肿瘤瘤体常较大,多在5cm左右,通常有囊变及中心域坏死,而且肿瘤瘤体越大囊变坏死越明显。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容易发现肿瘤。但对于肿瘤瘤体较小,无坏死囊变呈均匀密度,又无胰腺轮廓局限性外凸时,常被漏诊。
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
胰岛素瘤典型CT表现为平扫呈等密度,增强于动脉期呈均匀高密度。少数胰岛素瘤不典型CT表现为增强呈低密度,或平扫呈高密度。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发现较晚,瘤体较大,大可达10cm。胰头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需与胰头癌鉴别。胰头癌约占胰腺癌的80%,肿瘤往往边缘呈浸润性生长而不规则,多无包膜致使边界不清楚。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发生于胰腺体尾部,头部少见,这与胰岛分布于胰体尾部较多,头部较少有关;且肿瘤多中心坏死囊变呈圆形均匀低密度,多有包膜而边界清楚、光整。胰头癌多为少血供性肿瘤,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少数血供丰富的肿瘤呈周边强化,但肿瘤不规则有分叶,中心密度不均匀;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为富血供肿瘤,多表现为周边强化,少数肿瘤呈均匀强化,肿瘤形态规则。约60%的胰头癌侵犯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较早向胰后脂肪层侵犯;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极少向胰外及大血管侵犯,因而胰周境界清楚。胰头囊腺癌须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鉴别。囊腺癌亦可呈圆形囊性低密度肿块,常为多房性,也可为单发性,多有囊壁,且囊壁厚薄不一并可见壁结节,较为特征,囊内可见有分隔,增强后囊壁、壁结节及囊内分隔可强化,据此可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鉴别。而胰头慢性炎症合并假囊肿或脓肿可表现为胰头增大伴胰头内囊肿或脓肿,中心可呈圆形均匀低密度,边界光整,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CT表现相似,但增大胰头周围可见轻微炎症渗出,可累及胰体尾周围,于脂肪层内可见索条状高密度,有时伴有肾前筋膜增厚,临床常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胰腺炎发作病史。
胰岛细胞瘤良、恶性的分析
胰岛素瘤85%~90%以上是单发良性肿瘤,有15%为恶性,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就诊时多为恶性。对于胰岛细胞瘤的良、恶性判断,病理上肉眼所见肿瘤的大小、出血、坏死不能作为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只有瘤细胞侵入淋巴管、血管而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肝转移才是恶性最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于确定有无脏器及淋巴结转移,影像检查是重要的方法之一,CT检查既可显示原发灶的形态、大小,又可发现转移灶的部位和范围,但对于较小的转移灶CT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对于恶性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尽管有远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侵犯周围胰腺组织,但胰腺内肿瘤的CT表现仍具有良性肿瘤的特点。
本例临床典型,有低血糖病史;影像表现典型,胰尾部实性肿块,动脉早期明显强化。诊断胰岛素生成型细胞瘤应该没有问题,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作上述繁琐的鉴别诊断了。所以上边叙述了这么多,只是借题发挥,实际上,以后我们一旦遇到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时候,也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10-31 20:13 | 只看该作者
1.胰尾部胰岛细胞瘤
2.双肾盂输尿管多发结石,右肾小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