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758|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1944:[讨论]颅内囊性占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0-7 0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男,14岁,活动后头痛8月余。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10-6 19:42:15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0-7 00:46 | 只看该作者
我首先考虑左恻桥小脑角区的表皮样囊肿。{战友请问骨窗上内听道有无扩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7 0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左侧桥小脑角区可见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周围无脑水肿,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
      诊断为左侧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又称上皮样囊肿)。
   
    上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又称表皮样囊肿,胆脂瘤或珍珠瘤。表皮样囊肿为先天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约占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4.8%。它起源于外胚层的残余组织,于胚胎3~5周神经管闭合期间上皮组织移植于神经内发展而成,它通过进行性脱屑而生长。它由细胞脱屑、角质素和胆固醇组成。表皮样囊肿主要发生于桥脑小脑角区。颅骨表皮样囊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被认为系由于外伤将上皮包埋到颅内所致。颅脑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
1  低密度 ct值介于-25~25hu。这是表皮样囊肿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低密度系由于脱屑碎含有高胆固醇和角质素所致,亦可能为肿瘤液化所致。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周围无水肿带。
2  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无增强改变 这是由于肿瘤内缺乏血管所致。
3 颅内表皮样囊肿与蛛网膜下腔,脑池关系密切 并具有顺脑池扩展的特点(见缝就钻)。
4 桥脑上脑角区是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好发部位。
5 非特异性表现:a、高密度 高密度表皮样囊肿很少见,目前尚无明确的解释。b、桥脑小脑角池增宽和(或)包围池增宽 。c、表皮样囊肿发生部位除桥脑小脑角区外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和颅骨。
鉴别诊断  当表皮样囊肿位于桥脑小脑角区,ct表现呈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周围无脑水肿,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术前可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不典型ct表现的病例需与蛛网膜囊肿、颅内脂肪瘤、听神经瘤、脑膜瘤和脉络膜乳头状瘤等鉴别。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5-10-6 17:33:01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0-7 01:14 | 只看该作者
[emb6]表皮样囊肿。囊肿内的密度常低于脑实质和脑积液,ct值一般在负60—30h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0-7 01:25 | 只看该作者
表皮样囊肿。囊肿内的密度常低于脑实质和脑积液,ct值一般在负60—30hu-

                      ------- 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0-7 01:56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内听道有无扩大,可否传一下骨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0-7 02:33 | 只看该作者
左侧桥小脑角区可见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周围无脑水肿,并向上窜入还池,符合见缝就钻特性.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不知ct值是多少,如果-50hu以下,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应该没什么问题.另外有无内听道骨质的改变,排除听神经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0-7 02:39 | 只看该作者
肿快内有实性成分,囊性成分密度与脑脊液大致相仿,有包膜,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四脑室推向右侧,增强未见明显强化,用表皮样囊肿较难解释实性成分(囊肿内含有多种成分?)与四脑室明显偏移我倾向于小脑星型细胞瘤i级建议mrj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0-7 02:4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本病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余女性,好发部位依次为:桥小脑角区、鞍上池、四叠体池、大脑外侧裂和侧脑室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0-7 02:47 | 只看该作者
[emb6]表皮样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