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591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RI1765:M,52y,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21 05: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果公布: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493)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8-8-21 22:31:28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1 05:21 | 只看该作者
男,52岁,头痛一个月.已手术有病理结果,一周后公布,请讨论.图象分别为ct平扫,ct增强.mri平扫,mri增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8-21 05:27 | 只看该作者

考虑: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cnc)伴脑积水。

考虑: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cnc)伴脑积水。
cnc的mri表现:
①好发部位:肿瘤大都位于侧脑室前2/3,透明隔或孟氏孔区,典型表现为以广基底与侧脑室透明隔相连的肿瘤,均伴有不同程度脑积水。
②形态:肿瘤形态不规则,多呈分叶状,边缘呈绳索状。此为cnc的一个较为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③边界:肿瘤边界清晰,一般不侵入脑实质。
④平扫信号改变:肿瘤呈不均匀等长t1 等长t2 混杂信号,其中等t1 等t2 信号代表肿瘤组织,长t1 长t2 信号代表囊变、坏死。有些病变中还可见无信号区,代表钙化或肿瘤血管。脑室内的信号不一及匍行性流空是cnc的另一特征性mri表现。
⑤增强扫描信号改变:多呈轻中度强化。肿瘤增强不明显与血-脑脊液屏障有关,cnc属良性肿瘤,血-脑脊液屏障破坏不明显。
鉴别诊断:
①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此肿瘤多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几乎所有病人都伴有结节性硬化,肿瘤起源于室管膜结节的巨大星形细胞,室间孔附近好发,临床上易产生阻塞性脑积水。mri上呈长t1 长t2 信号,信号均匀,边缘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同时可见室管膜下的其他结节。
②室管膜瘤:室管膜瘤是起源于室管膜或室管膜残余部分的肿瘤,可发生于脑室内及脑室外,58%源自第四脑室,42%源自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发生于幕下者多见于儿童,平均发病年龄6岁;发生于幕上者平均发病年龄稍高,为18~24岁。室管膜瘤沿脑室塑形生长,可有囊变。mri上肿瘤呈等长t1 等长t2 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强化。mri诊断本病主要靠肿瘤位置和形态的改变,而不是肿瘤的信号特征,其中肿瘤沿脑室塑形生长是其特征性改变。
③脉络膜丛乳头状瘤:脉络膜丛乳头状瘤发生于脉络膜丛,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50%)及第四脑室(40%),也可发生于第三脑室(5%)。发生于侧脑室的脉络膜丛乳头状瘤好发于10岁以前的婴幼儿,发病无性别差异,多数为良性病变,病程缓慢。肉眼观呈“菜花样”改变,可有出血和囊变。mri上肿瘤多数呈等t1 短t2 信号,肿瘤内常可见血管流空现象,有时肿瘤内可见脑脊液而导致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均匀一致强化。自一侧脑室突入对侧脑室或侵入桥小脑角区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
④侧脑室内脑膜瘤:侧脑室内脑膜瘤起自脉络丛、脉络组织和中间帆腔内的蛛网膜帽细胞,属于少见的脑膜瘤,多数为良性。主要见于30岁以上成人,好发于女性,侧脑室内脑膜瘤多发生于三角区。mri上肿瘤呈等长t1 等长t2 信号,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一强化。
期待病理。

已收录到“影像文摘”中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9-8 0:00:07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8-21 10:10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好但我觉得更像脉络膜丛乳头状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8-21 15:0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cnc)诊断,只是发病年龄大一些,脉络膜丛乳头状瘤主要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增强幅度高于cn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8-21 16:25 | 只看该作者
考虑: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cnc)伴脑积水。
cnc的mri表现:
①好发部位:肿瘤大都位于侧脑室前2/3,透明隔或孟氏孔区,典型表现为以广基底与侧脑室透明隔相连的肿瘤,均伴有不同程度脑积水。
②形态:肿瘤形态不规则,多呈分叶状,边缘呈绳索状。此为cnc的一个较为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③边界:肿瘤边界清晰,一般不侵入脑实质。
④平扫信号改变:肿瘤呈不均匀等长t1 等长t2 混杂信号,其中等t1 等t2 信号代表肿瘤组织,长t1 长t2 信号代表囊变、坏死。有些病变中还可见无信号区,代表钙化或肿瘤血管。脑室内的信号不一及匍行性流空是cnc的另一特征性mri表现。
⑤增强扫描信号改变:多呈轻中度强化。肿瘤增强不明显与血-脑脊液屏障有关,cnc属良性肿瘤,血-脑脊液屏障破坏不明显。
鉴别诊断:
①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此肿瘤多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几乎所有病人都伴有结节性硬化,肿瘤起源于室管膜结节的巨大星形细胞,室间孔附近好发,临床上易产生阻塞性脑积水。mri上呈长t1 长t2 信号,信号均匀,边缘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强化,同时可见室管膜下的其他结节。
②室管膜瘤:室管膜瘤是起源于室管膜或室管膜残余部分的肿瘤,可发生于脑室内及脑室外,58%源自第四脑室,42%源自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发生于幕下者多见于儿童,平均发病年龄6岁;发生于幕上者平均发病年龄稍高,为18~24岁。室管膜瘤沿脑室塑形生长,可有囊变。mri上肿瘤呈等长t1 等长t2 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强化。mri诊断本病主要靠肿瘤位置和形态的改变,而不是肿瘤的信号特征,其中肿瘤沿脑室塑形生长是其特征性改变。
③脉络膜丛乳头状瘤:脉络膜丛乳头状瘤发生于脉络膜丛,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50%)及第四脑室(40%),也可发生于第三脑室(5%)。发生于侧脑室的脉络膜丛乳头状瘤好发于10岁以前的婴幼儿,发病无性别差异,多数为良性病变,病程缓慢。肉眼观呈“菜花样”改变,可有出血和囊变。mri上肿瘤多数呈等t1 短t2 信号,肿瘤内常可见血管流空现象,有时肿瘤内可见脑脊液而导致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均匀一致强化。自一侧脑室突入对侧脑室或侵入桥小脑角区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
④侧脑室内脑膜瘤:侧脑室内脑膜瘤起自脉络丛、脉络组织和中间帆腔内的蛛网膜帽细胞,属于少见的脑膜瘤,多数为良性。主要见于30岁以上成人,好发于女性,侧脑室内脑膜瘤多发生于三角区。mri上肿瘤呈等长t1 等长t2 信号,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明显均一强化。
期待病理。

分析的很完整!学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8-21 17:52 | 只看该作者
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均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8-21 1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8-21 19:2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cnc)诊断,脉络膜丛乳头状瘤及室管膜瘤与脑膜瘤主要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增强幅度高于cnc。胶质瘤待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8-21 19:4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cnc)或脑膜瘤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