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全国ct上岗证考试题
每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1、 下列那一项是脂肪组织的ct值:
a.60~100hu b.20~60hu c.-20~-120hu d.0~20hu e.<-200hu
2、 由于血脑屏障破坏所致的肿瘤增强是:
a、 脑膜瘤 b、垂体瘤 c、听神经瘤 d、胶质瘤 e、三叉神经瘤
3、 脑池是:
a.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b.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
c.软脑膜与脑皮层之间的腔隙 d.软脑膜与骨膜之间的腔隙
e.软脑膜与硬脑膜之间的腔隙
4、不必进行增强扫描的是:
a、鉴别纵隔内结构 b、鉴别血管、肿块、淋巴结 c、大血管畸形
d、肺肿块合并肺不张 e、畸胎瘤
5、临床疑支气管扩张症,胸部x线未见病变,怎样选择ct检查方法:
a、 增强ct扫描 b、层厚10mm层距10mm平扫 c、层厚10mm层距20mm
d、层厚5mm层距20mm e、层厚1~1.5mm,高分分辨率ct扫描
6、前臂静脉团注增强扫描,肺动脉的循环时大约为:
a、 10±秒 b、20±秒 c、30±秒 d、40±秒 e、50±秒
7、下列那一项对鉴别非感染性高密度肾囊肿是最重要的:
a、 囊肿壁薄 b、囊肿外缘光滑 c、囊内密度均匀 d、增强后密度无变化
e、和肾实质分界清晰
8、90%腰椎间盘疝发生在那些部位:
a、 l1/2 b、l2/3 c、l3/4 d、l4/5 e、l4/5和l5/s1
9、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调节窗宽窗位来观察图像,要提高观察范围内组织的对比分辩率首先应采取:
a、 适当减小窗宽 b、适当增大窗宽 c、适当提高窗位 d、适当降低窗位
e、以上都不是
10、ct值是指:
a、 物质密度的绝对值 b、物质厚度的绝对值 c、物质衰减系数的绝对值
d、物质厚度的相对值 e、物质衰减系数与水相比的相对值
11、当层厚选用10mm螺距等于1.0时表明球管每旋转360°,检查床前进:
a、 0mm(床不动) b、1.0mm c、10mm d、20mm e、以上都不对
12、螺旋ct扫描与传统ct扫描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
a、 扫描速度快 b、取样速度快 c、重建速度快 d、体积扫描 e、单层连续扫描
13、ct图像出现带征提示:
a、 脑炎 b、脑囊虫 c、脑出血 d、脑血管病变 e、脑梗塞
14、下列那一项是脑膜瘤的典型ct表现:
a、 钙化、囊变坏死 b、骨质破坏 c、明显瘤周水肿 d、等密度明显均匀增强
e、占位效应明显
15、头颅ct动态扫描(床不移动)主要目的是:
a、 定位诊断 b、区别良、恶性 c、区别肿瘤与瘤周水肿 d、观察病变动态循环
e、区别脓肿与肿瘤
16、下面关于脑室系统的正确描述是:
a、 包括左、右侧脑室、三脑室、导水管和四脑室
b、 包括左、右侧脑室,三、四、五、六脑室
c、 包括侧脑室、三脑室、导水管和四五脑室
d、 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 e、位于脑实质内
17、下列关于颅咽管瘤病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80%为囊性 b、20%为实性 c、85%有钙化 d、囊内含胆固醇结晶液体或浓稠脱屑物 e、肿瘤边界模糊不清
18、下面有关鞍上池毗邻关系的正确描述是:
a、 前为直回,侧为海马,后为中脑 b、前为眶回,侧为颞叶,后为桥脑
b、 前为额叶,侧为颞叶,后为中脑 d、前为额下回,侧为海马,后为桥脑
e、 前为额叶,侧为颞叶,后为桥脑
19、星形细胞瘤的ct表现为:
a、 不规则低密度 b、囊性低密度 c、可强化 d、可不强化 e、以上都是
20、下面那一项是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不典型表现:
a、 梭形 b、均匀高密度 c、广泛 d、可跨越颅缝 e、中线结构移位
21、患儿,男、12岁、头痛5天。ct平扫示右侧裂池和鞍上池密度高,增强扫描呈铸形强化,诊断:
a、 脑胶质瘤 b、先天发育异常 c、脑膜瘤 d、脑结核 e、结核性脑膜炎
22、大脑半球分界不清不部位是:
a、 额颞顶交界区 b、中央区 c、基底节区 d、颞顶枕交界区 e、颞岛交界区
23、患儿男,2岁,头痛。ct轴位平扫示双侧额顶部半月形脑脊液密度,脑实质受压,中线结构居中,诊断为:
a、 急性硬膜下血肿 b、双侧硬膜下血肿 c、双额顶慢性硬膜下血肿
c、 双额顶硬膜下水瘤 e、双额顶蛛网膜囊肿
24、双侧大脑半球最大的连接结构是:
a、 大脑镰 b、透明隔 c、脑干 d胼胝体 e、内囊
25、尾状核头部占位病变引起侧脑室:
a、 后角变性、受压、移位 b、体部受压、变形、移位 c、下角受压变形移位
d、 三角区受压、变形、移位 e、前角受压、变形、移位
26、听神经瘤﹤1cm时,ct平扫示:
a、 可无阳性发现 b、内听道扩大 c、内听道截断 d、内听道骨壁破坏
e、内听道骨壁增生
27、眶上裂通过的结构有:
a、 第三、第四、第六颅神经,上眼上静脉、三叉神经第一支
b、 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颅神经,眼上动脉
c、 第一、第二、第三、第五颅神经,眼上静脉
d、 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