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求助]脉络裂囊肿
摘自《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年5月第6卷第5期 脉络裂蛛网膜囊肿的ct与mri诊断------张书芹 王建军 刘武杰
1、脉络裂的解剖 脉络裂(choroidfissure)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脉络襞突入侧脑室下角构成脉络丛时形成的,是大脑表面出现的第一条沟。其内侧与环池相通,外侧与侧脑室颞角紧贴,前面是海马钩,后部与海马沟交通。内侧部位置相对较低,而外侧部位置较高,且相对较狭窄,裂内有参与组成侧脑室脉络丛的脉络膜前动脉及后外动脉走行。mri冠状位扫描在经大脑脚前部的切面上可见脉络裂两侧对称,位于海马上方,呈弓背向上向外走行。
2、脉络裂囊肿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被包裹在蛛网膜囊所形成的袋状结构,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前者系蛛网膜先天发育异常,常见于儿童,后者多由颅脑外伤、感染、手术等原因致蛛网膜粘连所致。囊肿发生部位以大脑外侧裂、大脑凸面最多见,其次为后颅窝中线、四叠体池、鞍区纵裂池等,发生于脉络裂者非常少见,且囊肿一般较小,容易漏诊或误诊。
3、脉络裂囊肿ct表现 ①发生侧别:本组发生于右侧者明显多于左侧;②具有蛛网膜囊肿的一切特征:病灶边界清、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与脑脊液密度相近等;③部位:位于颞叶内侧海马与间脑之间的脑脊液间隙内,病灶最大层面一般位于大脑脚上部或中脑与间脑移行区水平,囊肿的周围可见灰质结构。
4、脉络裂囊肿的mri表现 mri冠状位可显示囊肿位于脉络裂内,其外下方可见侧脑室颞角呈点状或条状结构,矢状面显示颞叶内侧卵圆形或纺锤形囊肿,为特征性表现,有利于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1、脉络裂囊肿与侧脑室颞角的鉴别 脉络裂囊肿位置接近侧脑室颞角,二者容易被互相误诊,ct轴位扫描显示囊肿中心层面的位置高于侧脑室颞角最大层面的位置,侧脑室颞角从外侧绕过囊肿向前、内、下走行,上下层面不同二者之间相对位置也不同,可资鉴别。mri冠状位显示囊肿位于海马上方,而颞角位于海马外侧,利于明确诊断。
2、脉络裂囊肿与脑内病变的鉴别 当病灶较小时,有容积效应存在,易被误诊为脑梗死。当病灶较大,密度接近脑脊液时,易被误诊为脑软化灶,脑梗死及软化灶多发生于基底节区层面,而脉络裂囊肿常出现于基底节区下方层面。mri冠状位扫描是鉴别二者的最佳方法。
3、脉络裂囊肿与环池内囊性病变的鉴别 发生于脉络裂内侧部的囊肿靠近环池,易被误诊为环池的病变,如环池蛛网膜囊肿,胆脂瘤等,环池囊性占位有明显脑干受压征象,且邻近环池扩张,可资鉴别。
江南飞雪 edited on 2004-10-15 13: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