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穴位是常规踝关节正位的改良。采取该摄影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踝关节腓、距关节面及远侧胫、腓关节面不相重叠,显示清晰,利于诊断,能更好地满足临床要求。
踝穴位的摄影方法:患者坐于摄影床上,患侧下肢长轴与中心线长轴平行,足尖内旋15°-20°,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连线的中心垂直射入,如图⑴。常规踝关节正位摄影是足尖向上,足中心线与台面垂直.
常规踝关节正位摄取的x线影像是踝关节腓、距关节面及远侧胫腓关节面互相重叠。踝穴位摄取的x线影像是远侧胫、腓关节面可互不重叠地显示出来,且外踝内侧缘与距骨不重叠。踝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从解剖结构上,腓骨下端位于胫骨下外后方,不在同一平面上,只有足尖内旋到一定角度时,远侧胫、腓关节面方能显示出来。这便形成了踝穴位摄影方法的理论基础。当足尖内旋15°-20°时,远侧胫、腓关节面,腓距关节面一般都能显示出来,,互不重叠。这些关节的间隙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踝穴”。这便是“踝穴位”的命名。
![]()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5-9-16 11:55:38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