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40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胸部] ZT0118:关于背直综合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0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才看到一个帖子,有一张胸片正位,问是否可以诊断背直综合征,现对背直综合征作一下小结,望各位同仁指教。 所谓“直背综合症”是一种由于胸椎的正常生理弯曲消失,导致胸腔前后径变小,胸廓呈现扁平状态。这种状态使得心脏处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容易受到压迫,同时受压的还有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等胸腔内大血管。由于心脏和大血管的受压,每当活动时,特别是在比较剧烈的活动时,就有可能出现类似心肌缺血或心绞痛样的多种症状,例如胸闷,心悸,头晕,心前区不适及针刺样疼痛等,故而又被称为“扁平胸综合症”“假性心脏病”。

  “直背综合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器质性疾病。病因不是十分清楚,目前的主要看法是其可能与家族遗传史有关,因为不少病人都可查到类似的家族史。一般来说,病人在儿童时期并无明显症状,进入青少年时期后,尤其是在16-20岁期间,此时由于身高增长迅速,逐渐形成了瘦长的体形,胸廓变得愈加扁平起来,就会造成心脏和大血管的受压而出现相应症状。所以,“直背综合症”主要见于青少年,但并不多见。

  判断是否为“直背综合症”,主要根据以下几点:①家族史,青少年或25岁以下青年人,体形瘦长,胸廓扁平;②多次出现过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表现;③体检发现胸椎变直,胸廓扁平,胸腔前后径缩短,其横径与前后径的比值大于2.5;胸廓横径系指在右膈顶水平胸廓内缘之最宽径,矢状径为第8胸椎椎体前中部至胸骨后缘之间径,(成人减2mm,小儿减1mm,作为胸内壁软组织的厚度)④胸部听诊可闻及心前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坐位或吸气时杂音减弱,站立时杂音增强;⑤心电图检查无心肌缺血图形和其它异常变化。

  对于“直背综合症”,关键是及时明确诊断,勿与“心绞痛”“心脏神经症”相混淆。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就行。有关专家指出“直背综合症”预后良好,不会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直背综合症”可以随着年龄增长,以及适宜的运动锻炼如步行,体操和太极拳等,当身体发育完善之后,由于胸廓前后径的逐渐增宽,症状将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

[本贴已被 向医生 于 2007-6-9 23:11:10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3-21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3-21 2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3-23 0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3-23 07: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3-31 07: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4-9 00: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4-10 05: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4-29 03: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6-25 04:33 | 只看该作者
:①家族史,青少年或25岁以下青年人,体形瘦长,胸廓扁平;②多次出现过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表现;③体检发现胸椎变直,胸廓扁平,胸腔前后径缩短,其横径与前后径的比值大于2.5;胸廓横径系指在右膈顶水平胸廓内缘之最宽径,矢状径为第8胸椎椎体前中部至胸骨后缘之间径,(成人减2mm,小儿减1mm,作为胸内壁软组织的厚度)④胸部听诊可闻及心前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坐位或吸气时杂音减弱,站立时杂音增强;⑤心电图检查无心肌缺血图形和其它异常变化。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