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hjcz.org/bbs/read.php?tid=46072
囊变
囊变是一种较特殊的病理改变。囊内容物大体上可分为二种:一种为含有纯水分,另一种为含有蛋白质水分。前者因其内容物为纯水,故具有长t1和长t2弛豫特点,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另一种为含有蛋白质水分的囊,其内水分子受大分子蛋白的吸引作用进入水化层时,质子的进动频率明显减低,当此结合水分子的进动频率达到或接近larmor频率时,在t1加权像上其信号强度有所增加,呈中等信号乃至高信号强度表现。在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也较高,呈白色高信号改变。
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
所谓的加权就是“突出”的意思
t1加权成像(t1wi)----突出组织t1弛豫(纵向弛豫)差别
t2加权成像(t2wi)----突出组织t2弛豫(横向弛豫)差别。
在任何序列图像上,信号采集时刻横向的磁化矢量越大,mr信号越强。
t1加权像 短tr、短te——t1加权像,t1像特点:组织的t1越短,恢复越快,信号就越强;组织的t1越长,恢复越慢,信号就越弱。
t2加权像 长tr、长te——t2加权像, t2像特点:组织的t2越长,恢复越慢,信号就越强;组织的t2越短,恢复越快,信号就越弱。
质子密度加权像 长tr、短te——质子密度加权像,图像特点:组织的 rh 越大,信号就越强; rh 越小,信号就越弱。脑白质:65 % 脑灰质:75 % csf: 97 %
常规se序列的特点
最基本、最常用的脉冲序列。
得到标准t1 wi 、 t2 wi图像。
t1 wi观察解剖好。
t2 wi有利于观察病变,对出血较敏感。伪影相对少(但由于成像时间长,病人易产生运动)。成像速度慢。
fse脉冲序列
原理:fse脉冲序列,在一次900脉冲后施加多次1800复相位脉冲,取得多次回波并进行多次相位编码,即在一个tr间期内完成多条k空间线的数据采集,使扫描时间大大缩短。
在一次成像中得到同一层面的不同加权性质的图像。
t1wi——短te,20ms 短tr,300~600ms etl—2~6
t2wi——长te,100 长tr,4000 etl—8~12
优点:时间短,显示病变。 缺点:对出血不敏感,伪影多等。
ir序列特点
ir序列具有强t1对比特性;
可设定ti,饱和特定组织产生具有特征性对比图像(stir、flair);
短 ti 对比常用于新生儿脑部成像;
采集时间长,层面相对较少。
stir序列(short ti inversion recovery
在ir恢复过程中,组织的mz都要过0点,但时间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对某一组织进行抑制。如脂肪,由于其t1时间比其他组织短,取ti=0.69t1(t1为脂肪弛豫时间),脂肪的信号好过0点,接收不到它的信号。突出其他组织。
flair序列 当t1非常长时,几乎所有组织的mz都已恢复,只有t1非常长的组织的 mz接近于0,如水,液体信号被抑制,从而特出其他组织。flair (fluid attenuation ir) 常用于对csf抑制。
ir序列的运用
脑部ir的t1加权可使灰白质的对比度更大。眼眶部stir能抑制脂肪信号,增加t2对比,使眼球后球及视神经能更好显示。脊髓采用flair技术能抑制脑脊液搏动产生的伪影,以利于显示颈、胸段脊髓病变。肝部微小病变,使用ir能处到较好显示。关节使用ir能同时提高水及软骨的敏感性。
flash
采用“破坏(扰相)”残余横向磁化矢量。在数据采集结合后,在沿层面选择梯度方向施加“破坏”梯度,使用残存的横向磁化矢量加速去相位,从而消除上一周期残存的横向磁化。
mra临床应用
颅内血管mra
3d-tof
3d-pc用于动、静脉及复杂血流显示,时间长
2d-tof矢状窦等慢流显示
2d-pc也可用于矢状窦成像及流速预测
颈部血管mra
多层2d-tof,2d,3d-pc用于动、静脉显示
胸部血管mra
主动脉及分支、肺动、静脉系用ce-mra
2d、3d-tof用于主动脉显示
2d-pc加心电同步技术常用于主动脉流量分析
腹部血管mra
首选ce-mra
3d-tof与pc可用于肾动脉
四肢血管mra
3d-ce-mra对四肢血管的动脉、静脉期显示好
2d-tof也可用于四肢血管显示
常用的造影剂为钆-二乙三胺五醋酸(gadolinium-dtpa, gd-dtpa),与含碘剂造影剂相比,安全性相当高。
根据病变有无强化、强化的程度、类型来鉴别诊断疾病。
部分正常颅内组织及颅脑肿瘤的ct值
组织成份ct 值
骨1000
钙化+60以上
脑灰质+32~+40
脑白质+28~+32
脑脊液+3~+14
流动血液+32~+44
新鲜血凝块+64~+86
陈旧血凝块+30~+60
胶质瘤(无钙化)+18~+40
胶质母细胞瘤+29~+38
室管膜瘤+28~+50
髓母细胞瘤+36~+58
脑膜瘤(无钙化)+36~+56
神经瘤+28~+40
垂体腺瘤+35~+50
脂肪瘤-120~-40
发育异常肿瘤(上皮样 -120~+10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
转移瘤+22~+50
肿瘤囊腔+6~+22
肿瘤坏死区+19~+23
肿瘤周围水肿+18~+26
急性脑梗塞+22~+26
陈旧脑梗塞+10~+16
脑脓肿囊壁+28~+34
脑膜瘤:呈卵圆形,边界清,与皮质为等密度,可以有钙化或囊变,增强后强化mri:t1肿块和皮质等信号,白质为低信号,t2等信号或高信号,水肿区域信号相对高,增强强化。
胶质瘤:占颅内肿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