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57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T20722:M41Y头颅平扫加增强。头痛头昏伴双上肢震颤乏力半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0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9-6-23 11:21:20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6-23 02:30 | 只看该作者
鞍上巨大囊实性肿块,内可见条片状钙化,3及侧脑室扩大,4脑室变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诊断;颅咽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23 02:31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典型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继发梗阻性脑积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23 0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41y头颅平扫加增强。头痛头昏伴双上肢震颤乏力半

以下是引用杀毒软件在2009-6-22 18:31:00的发言:[br]比较典型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继发梗阻性脑积水

怎么个典型法,讲讲啊!大哥!谢谢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6-23 0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41y头颅平扫加增强。头痛头昏伴双上肢震颤乏力半

以下是引用杀毒软件在2009-6-22 18:31:00的发言:[br]比较典型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继发梗阻性脑积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6-23 02:58 | 只看该作者
室管膜瘤伴梗阻性脑积水。左肾囊肿(是一个病人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03:05 | 只看该作者
我报的室管膜瘤,毕竟cnc少见些。
中枢神经细胞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呈宽基底紧贴侧脑室壁或透明隔.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其内夹杂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或斑片状钙化灶.mr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轻、中度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03:10 | 只看该作者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少见,发病率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1 %。1982 年,hassoun 等[1]首次提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型。为探讨此类肿瘤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1996年10月~2005年6月收治的10例cnc予以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3.5岁;男性5例,平均39.6岁;女性5例,平均27.4岁。病史2日~3年,平均6.35个月(中位数2.5个月)。
  1.2 临床表现  10例中有9例以高颅压症状起病,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肢体无力等;1例以癫痫发作起病;10例患者均可见双侧视乳头水肿。10例患者中1例为宫内妊娠22周,1例因车祸伤后头痛行ct检查发现肿瘤,1例为小脑幕脑膜瘤术后15年怀疑脑膜瘤复发查mri发现。入院时神志不清1例。
  1.3 影像学表现  所有10例病人均行ct检查,9例行mri平扫及强化检查。肿瘤主体位于一侧侧脑室5例,中线结构偏向对侧;位于透明隔累及双侧脑室5例,与室间孔关系密切。1例女性患者肿瘤累及额叶脑实质。肿瘤突入三脑室6例,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ct平扫检查均表现为混杂密度囊实性占位,4例患者可见多发片状高密度钙化。mri平扫,肿瘤实性部分t1wi 均显示等及低信号, t2wi均显示为等及稍高信号,肿瘤囊性部分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1例伴有右侧小脑半球梗死灶。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 gd-dtpa)后,9例肿瘤实性部分可见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轻度3例、中度2例、明显4例。术前影像学诊断cnc 7例,1例累及额叶实质者诊为混合性胶质瘤。cnc影像学表现 见图1。

2 治疗及预后
  2.1 治疗  10例患者均施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例合并右侧小脑半球梗死者,脑梗死保守治疗3月,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后施行手术切除脑室内肿瘤。7例经额叶皮层造瘘侧脑室入路,3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进入侧脑室后探查肿瘤,分离肿瘤与脑组织边界,见肿瘤质软,血运多较丰富,有砂粒感。沿边界分块切除肿瘤。

      
      a.ct平扫:表现为双侧脑室混杂密度囊实性占位,脑室扩张。
      b.mri平扫:t1wi显示双侧脑室等及低信号,肿瘤囊性部分均表现为长t1信号。

  例累及额叶者肿瘤与脑组织边界不清,质稍韧,血运中等,在神经导航指引下切除肿瘤进入左侧脑室。手术全切4例,次全切5例,大部切除1例。6例因肿瘤与下丘脑脉络丛前动脉、大脑内静脉等重要结构粘连明显不能分离而未勉强全切。无手术死亡,术后8例行普通放射治疗,1例行g-刀治疗。
  2.2 术后并发症  8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脑室内积血刺激所致6例,均经降温治疗缓解;脑脊液化验诊断颅内感染2例,应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术后对侧肢体感觉障碍及肌力减退4例,一过性失语3例,均于随访期间内恢复接近术前水平。一例妊娠期女性,行肿瘤大部切除,无术后并发症,术后胎心胎动正常,足月顺产。
  2.3 病理性质  全部病例术后光镜结合免疫组化确诊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其中3 例mib-1 li(mib-1 labeling index)> 2%,符合“增生性”中枢神经细胞瘤诊断。
  2.4 随访  所有病人术后均存活,随访期6个月~10年,随访期间情况良好,术后之皮层功能障碍基本恢复,mri检查示肿瘤无复发或增大,脑室无明显缩小,但未再出现高颅压症状。

3 讨论
  cnc是一种很少见的颅内肿瘤,占同期我院手术之原发颅内肿瘤的0.2%。此肿瘤多位于侧脑室内,边界清楚,部分附着于侧脑室壁,也可起源于透明隔和胼胝体。cnc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颅压增高症状,初期不容易受到重视,随着肿瘤生长阻塞室间孔、第三脑室或中脑导水管,产生梗阻性脑积水, 出现明显颅压增高症状时才引起注意。本组中1例发现于妊娠期,其高颅压症状常被当作妊娠反应而为病人或医生忽略。此肿瘤位置多较深,脑室外(脑实质)cnc极为罕见,对大脑皮质多无直接影响,故较少引起癫痫发作,但本文1例肿瘤累及额叶实质并以癫痫全面发作为表现。
  cnc 影像学特征表现为:(1)肿瘤大都位于透明区,monor 氏孔区,以一侧为主向对侧生长。(2)ct 显示钙化、囊性变和mri 显示血管流空及大小不等低倍号区,对cnc 诊断有帮助。(3)ct 平扫肿瘤稍高密度,轻中度强化;mri 呈稍长或等t1信号,稍长t2信号,可有轻度到明显强化;dsa可显示肿瘤染色。(4)肿瘤边界清晰,一般无瘤周水肿以及肿瘤侵入脑实质的征象。近年来,磁共振波谱成像发现cnc有一3.35 ppm的特殊波峰,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2]。以上说明该肿瘤一般为良性的非浸润性肿瘤。
  cnc治疗以手术及术后放疗为主[3]。手术全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减少复发。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 cnc的全切率逐渐提高,手术损伤也降至最低限度。如果肿瘤与大脑内静脉粘连明显或浸润丘脑,对肿瘤全切除的可能性较小时,最佳的选择为次全切除,并于术中行透明隔造瘘,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通过手术可缓解高颅压,并获取标本以明确肿瘤病理诊断,通过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解肿瘤生物学行为,对进一步治疗更有指导意义。
  放射外科和常规放射治疗对cnc也有一定的效果。大量病例的meta 分析结果显示放射治疗有利于病灶的控制,能改善非全切除组术后的预后,而对全切除术后的预后无意义[4]。对增殖性指标明显增高的cnc,应该常规进行放射治疗。本组10例中9例行放射治疗,全切者肿瘤无复发,未全切者随访期间肿瘤无变大,显示放疗对控制肿瘤生长有作用。
  cnc 归于whoⅱ级,通常被认为是预后良好的良性肿瘤,但其中一些亚型具有组织学上的异形性并表现出较高的增殖潜能,预后亦差。本组有3 例mib-1 li> 2%。mib-1 li是肿瘤细胞增生活性的指标,对mib-1 li大于2%和/或伴有血管增生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由于具有复发趋势,被称为“增生性中枢神经细胞瘤”[5]。第一例增生性cnc在1989年首先被报道。此类型肿瘤有特定的组织学表现(如细胞多形性,核分裂增加,血管内皮增生和坏死),在cnc中所占的比例各家报道不一,发生率大约25%,本组病例与报道符合,此3例随访6个月~3年,mri检查无复发表现,但需进一步长期随访。
  因此,对于cnc应当在肿瘤部位允许的情况下尽最大量切除肿瘤,对于行大部肿瘤切除且组织学有间变者应进行术后放疗,对于手术和放疗后复发者进行化疗可能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6-23 03:2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提供好病例,支持cnc。期待病理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6-23 03:4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细心讲解,谢谢了,受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