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ri扫描示肝脏边缘呈波浪状改变,平扫t1wi(a)肝内信号欠均匀,呈多发小结节状,增强后动脉期(b)呈不均匀结节样强化,静脉期(c、d)全肝均匀强化
![]()
(本例为一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的肝脏表现)
结节性肝硬化是肝硬化的一种,是肝硬化的一种病理的改变。结节性肝硬化是指由纤维组织包绕的再生结节引起的肝脏结构的广泛破坏。
典型的结节通常包含2-4个细胞厚度的肝板和分布稀疏的小静脉.肝硬化病理改变涉及整个肝脏.虽然根据实验设计,在动物实验中,肝纤维化可恢复正常,但广泛肝纤维化,甚至伴有增生结节(肝硬化),通常是不可逆的.人类肝硬化表示永久性破坏,再生结节是一种徒劳的修复过程。
肝纤维化虽然也包括结节和瘢痕形成,导致肝功能损害,但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不是同义词.部分结节变形或结节增生(无纤维包绕的结节)及先天性肝纤维化(无再生结节的广泛纤维化)都不是真正的肝硬化.
小结节型肝硬化以直径<3mm的小结节及规则的结缔组织条索为特征,而且更典型的是结节中缺乏门脉组织,终末静脉和门静脉.大结节性肝硬化,其特征为结节大小不等(直径自3mm~5cm),甚至结节中有一些正常的小叶结构(门脉,终末肝静脉),不同厚度的纤维条索包绕大结节,瘢痕中门脉管腔的聚集提示曾发生过肝脏正常组织的塌陷.混合性肝硬化(不完全性肝硬化)具有大,小结节性肝硬化的特征,小结节性肝硬化可导致大结节性及混合性肝硬化,从小结节性肝硬化向大结节性肝硬化转变需要〉=2年.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9-10-9 0:40:38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