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552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骨关节] X6780:扁平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2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认为这是一例扁平髋,但网上很多人诊断为髋臼发良不良性骨关节病,我想这两个病还是有区别的,请大家重点讨论二者的鉴别诊断。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10-1-3 17:03:38 修改过]


[本贴已被 zbp537 于 2010-1-3 19:40:41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3 21:33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无菌性坏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3 21:5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病史,还是考虑发育不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3 22:47 | 只看该作者
发育不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3 22:53 |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髋臼发育不良。
髋臼发育不良又称髋关节半脱位,是指髋臼未能得到良好发育而形成的一种髋部畸形。其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髋臼变浅,致使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与覆盖不足。由于上述病理改变会使髋关节负重面积减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明显增高,逐步引起关节软骨的损伤与退变,最终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产生髋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3 22:59 | 只看该作者
扁平髋
股骨头骨软骨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股骨头骨骺的缺血性坏死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又称为扁平髋、巨髋症、legg-calveperthes病、perthes病、股骨头骨骺炎、股骨头骨软骨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本病的病因不明,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慢性损伤;
(2)由损伤或炎症引起关节内压增高;
(3)先天性异常和缺陷;
(4)遗传和内分泌紊乱。临床表现主要是早期跛行,髋部、大腿或膝部酸痛,髋关节活动受限,症状进行性加重,可有大腿肌萎缩,晚期可引起骨性关节炎的并发症。 本病好发于3—12岁儿童,其中4—8岁更为多见,男多于女(约4:1),多为单侧,少数双侧(约占15%),起病缓慢,病程长。本病可自愈,但时间较长(2—4年),预后难估计,且病理变化不能逆转。若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对髋关节功能影响不大。若延误治疗或未经正规治疗,则疗效欠佳,且对髋关节功能有较大影响,还可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并发症。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极其重要的,其次对治疗效果和预后产生深远的影响。
临床表现:
1.早期疼痛性跛行,髋部、大腿或膝部酸痛和僵硬感。活动后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
2.髋部和腹股沟内侧有压痛,内收肌群痉挛。先有髋关节外展和旋转功能受限,后发展为髋关节屈曲和各向活动均受限,且髋关节呈屈曲和内收畸形。大腿和臀部肌肉萎缩。
3.后期少数病人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善,部分可转为骨性关节炎。
诊断依据:
1.多发生于4—8岁的儿童。
2.早期有跛行,髋关节疼痛、压痛,活动较受限,尤以外展、屈曲、内旋活动受限明显。
3.晚期有骨性关节炎改变。
4.x线摄片显示早期髋关节囊球形肿胀,股骨头骨骺变小,骺线增宽,关节间隙增宽,与颈部相连区域有不规则骨质疏松或囊性变。随后出现骨骺密度不均匀增高,同时可有“新月征”即软骨下骨折(股骨头前外侧软骨下出现一个界限清楚的条形密度减低区)。骨骺出现碎块或颗粒状影,股骨头变扁平和股骨颈变宽短,且进行性加重。最后,疏松区重新钙化、碎块融合,再现正常骨小梁结构,但股骨头多呈扁平、宽大、半脱位和股骨颈呈宽而短畸形。晚期出现骨性关节炎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3 23:14 | 只看该作者

9

右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退变。

[本贴已被 zxl51642 于 2010-1-3 15:26:20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3 23:20 | 只看该作者
髋臼发育不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3 23: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6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1-4 00:18 | 只看该作者
右侧髋臼发育不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