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428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腰部] CT31230:L1椎体病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女患,76岁,一月来腰痛加剧,不能行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5 20:01 | 只看该作者
退变;腹主动脉钙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05 | 只看该作者
L1椎体内气体影如何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5 20:06 | 只看该作者
腰1、3椎体变扁,疑似椎体压缩骨折。
腰椎退行性变
间盘积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08 | 只看该作者
L1椎体内气体影难道是考虑为椎间盘变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5 20:23 | 只看该作者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缺血性椎体压缩的X线征象之一。多发生于T12-L2,形成此征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分离的裂隙可能为真空,再由椎间隙内的气体释放进入分离的裂隙所致。此征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Laennec肝硬化、动脉硬化症、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而肿瘤和骨折所致的椎体压缩均未发现此征象。故此征的临床意义:1、基本上可排除肿瘤、外伤及炎症所致的椎体压缩。2、提示为椎体缺血伴有不愈合的椎体压缩。
MPR重建可以显示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5 20:29 | 只看该作者
腰1、3椎体变扁,疑似椎体压缩骨折。
腰椎退行性变
间盘积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2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5楼ZHANGZHONGSHOU于2011-01-05 20:23发表的  :
椎体内真空裂隙征--缺血性椎体压缩的X线征象之一。多发生于T12-L2,形成此征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分离的裂隙可能为真空,再由椎间隙内的气体释放进入分离的裂隙所致。此征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Laennec肝硬化、动脉硬化症、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而肿瘤和骨折所致的椎体压缩均未发现此征象。故此征的临床意义:1、基本上可排除肿瘤、外伤及炎症所致的椎体压缩。2、提示为椎体缺血伴有不愈合的椎体压缩。
MPR重建可以显示更好。
版主果然厉害!还想请问一下,引起缺血性椎体压缩改变的原因有哪些?本例最可能是哪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5 21:15 | 只看该作者

回 7楼(ncy860307) 的帖子

骨质疏松是引起椎体缺血性压缩的常见原因。本例有更多支持点,本症较有特征表现,主要与椎体疏松性骨折鉴别,究竟是否是其他原因请结合临床。


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随访观察
2010-09-15 08:39:49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31次 评论:0条  

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表现及其特点。方法  随访10例初诊为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复诊确定为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对初复诊患者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例病人的影像特点均表现为进行性椎体塌陷及后凸畸形,大多数萎缩塌陷的椎体呈扁平状或薄骨板样,个别呈鱼椎骨样改变,且椎体可见真空裂隙现象。结论  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关键词:脊椎;压缩骨折,缺血性;X线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Imaging follow-up survey of Vertebral Body with Ischemic Compression Fracture




Key words: spine;compression fracture,ischemic;radiography ;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常见病,而骨质疏松是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常见原因。少数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愈合困难,椎体发生进行性塌陷及后凸畸形,严重者甚至导致难以缓解的腰背疼痛及神经压迫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早有作者报道称之为迟发性椎体压缩骨折【1】,大多数文献认为,这一病理过程系由椎体的缺血性坏死引起【2~4】,也有作者称其为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1]。笔者搜集了10例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例,重点对其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影像特点进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男2例,女8例,男女之比1:4;年龄58—86,平均71岁。患者初次就诊时均以急性腰背疼痛来院就诊,其中8例有外伤史,受伤原因多为轻度外伤,坐车颠簸伤4例,平地跌倒3例,车撞伤2例,伤后就诊时间为1h~2d,另外1例否认有明确外伤史,10例患者初诊时均在卧位下摄胸腰椎的正、侧位X线CR片,且8例行螺旋CT扫描,证实为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折部位:胸椎7例(11、12),腰椎3例(1、2)。10例患者均卧床休息保守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经过一段恢复好转期后,再次出现急性腰背疼痛或慢性腰背痛进行性加重而再次就诊,其中3例同时出现神经根损害症状。自初诊到复诊的时间为4个月~2年。




    10例患者再次就诊时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CR片。发现证实病变后,在透视下观察病变椎体在立位、卧位、后仰位、屈曲位的形态和随体位变化的特点,及时点片。并全部实施螺旋CT检查。




2、   影像检查  X线检查  CR图像主要显示椎体的形态、骨结构和密度的改变。脊柱以病变椎体为中心后凸畸形,病变椎体大多萎缩呈扁平状或薄骨板状,个别呈鱼椎状,复诊椎体前后径或左右径增大,并超出相邻椎体边缘。部分相邻椎间隙增宽或变窄,本组10例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椎体真空裂隙现象,表现为萎陷的椎体内横行气体透亮影,边缘硬化,这种征象于卧位和后仰位时更明显,表现为椎体上下终板象“鸭嘴”样张开,而于立位和屈曲位时“鸭嘴”闭合,真空现象消失或减轻。




CT检查   椎体骨质疏松,病变椎体骨质密度不均匀性增高,碎裂的骨质不同程度地向周边膨出,椎体径线相应增大,椎体中央或前缘出现不规则低密度区,测得CT值在-710——-860HU之间,证实为气体密度影,其中1例椎旁软组织略肿胀伴少量气体影,但无明显肿块影。椎管狭窄3例,表现为椎体后缘向椎管突出或有碎骨片突入椎管内,硬膜囊不同程度受压变形。




3、   讨论   骨缺血性坏死常见于股骨头、腕骨等,因为它们主要以单一的终末动脉供血为主,当受到创伤及其他因素干扰时很容易导致缺血性坏死。尽管椎体血供来自椎动脉的终末支,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也较高,但椎体的缺血性坏死却很少见【1】。在与椎体缺血性坏死可能有关的诸多因素中,以骨质疏松最为多见,许多作者指出骨质疏松是引起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原因【4】。




多数文献认为这是椎体骨损伤与修复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椎体微骨折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愈合,但原发疾病基础上如存在骨重建的负平衡,则骨折往往难以修复,因此可产生一系列继发病理改变,如椎体血供损害、骨内出血及形成许莫氏结节等。在骨愈合过程中如椎体载荷超出承受能力,也将使骨折的修复重建受到极大干扰。在这些内在或外在因素作用下,脊柱的承载能力受到影响,此时即使轻微外力可使已发生的骨折的椎体塌陷。本组平均年龄71岁,女多于男,男女之比1:4,这可能与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有关。自创伤发生至出现迟发症状一般有一段长短不等的症状减轻或无症状期,而后多以急性腰背疼或慢性腰背疼进行性加剧、脊柱后凸畸形就诊,疼痛及压痛部位与首次就诊部位相同,部分可伴有神经根损害症状。




4、   影像特点  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原发或继发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基础上形成的椎体缺血坏死。本病好发于脊椎的胸腰段,影像对比观察可发现椎体呈进行性塌陷及后凸畸形;椎体密度不均匀增高,表明骨质已坏死。在椎体进行性塌陷过程中,椎体的骨质逐渐向周边膨出,导致椎体径线增大。椎体真空现象是本病的特征性影像表现【4】。早有文献报道有椎体内真空裂隙现象的椎体病理改变表现为骨坏死。现在大多数作者认为缺血是形成椎体裂隙的主要原因,裂隙内压力降低,当出现负压时,体液释放出气体而形成椎体真空现象【4】。




结合缺血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特征表现及临床特点本病不难做出正确的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5 21:55 | 只看该作者
骨质疏松,L1、L3衰竭性骨折,椎旁软组织水肿
要警惕MM
不支持转移和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