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及脊柱受累后可有腰背疼痛、僵硬、腰部活动受限,前后左右弯腰和转动受限。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及大腿后侧。髋关节病变常较为严重,在滑膜炎期可出现疼痛,活动受限,以后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可出现纤维性或骨性强直,髋关节间隙变窄,膝关节代偿性屈曲,患者走路可呈鸭步、碎步表现,出现头前屈,臀后屈,膝前弯的三弯症,呈“舟”状,不能平卧,颈项强直不能随意转动,改变视线时连身转现象。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炎症基本消失,疼痛和晨僵反减轻,而以关节畸形和强直为主,腰椎生理曲度消失。脊柱后凸,呈现驼背畸形时,脊柱x线片呈现竹节状改变。颈椎固定在前屈位,髋关节和膝关节不能伸直,不能下蹲。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少数患者可见轻度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
2、血沉 早期或活动期可增快。
3、c反应蛋白 部分患者可升高。
4、类风湿因子阴性,部分患者可呈阳性。
5、hla-b27 阳性,但不具特异性。约80%阳性。
放射学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x线改变分为五级
0级 正常。
ⅰ级 可疑骶髂关节炎。
ⅱ级 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蚀,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ⅲ级 骶髂关节面双侧硬化,关节边缘模糊不清,关节间隙消失。
ⅳ级 关节完全融合、强直、硬化。
诊断标准:
1、腰椎前屈、侧弯、后仰三个方向活动受限。
2、腰背部疼痛或有腰背疼痛史。
3、胸廓活动度降低。
4、首次发病年龄<40岁。
5、晨僵。
6、骶髂关节x线片ⅱ级以上改变。
具备上述3项或3项以上即可确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