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绞痛是指突然发作的、间歇性或持续性加剧的肾区疼痛,其最常见原因是结石,特别是输尿管结石。由于肾被膜、肾盂、输尿管分布有来自T10~L1的感觉神经,当肾盂输尿管内结石梗阻时,腔内压力急剧增高,肾被膜、肾盂、输尿管受到刺激而出现肾绞痛。
正常肾盂内压力较低,约10 mmHg,当输尿管急性梗阻时肾盂内压力急剧增高,肾盂扩大出现肾盂积水,当压力大于25 mmHg(相当于肾小球滤过压)时尿液生成停止,肾盂内尿液以各种途径进入肾脏的其他部位,从而使肾盂内压力下降,肾小球囊内压降低,肾小球恢复滤过功能,这种肾内“安全阀”的开放,在输尿管急性梗阻时起到保护肾组织作用[2]。
尿液由肾盂肾盏进入肾脏的其他部位称为肾逆流,肾逆流的途经在超声上很少讨论,这与超声难以显示有关。而X线逆行肾盂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则可显示造影剂的逆流途经,据此把肾逆流主要分为肾盏穹窿逆流和肾盂小管逆流两大类。(1)肾盏穹窿逆流指肾盂压力增高时尿液穿破肾盏穹窿而进入肾窦内。进入肾窦内的液体有4种逆流途径:肾窦内液体经肾门区脂肪直接进入肾周间隙,此称为肾盂肾窦逆流;肾窦内液体沿血管间隙进入肾实质,进而到达包膜下甚至穿破包膜到肾周,此称为肾血管周围逆流。当肾盂压力不大时肾窦内积液由淋巴吸收而入静脉循环即肾盂淋巴管逆流,压力较大时液体可能经破裂静脉或静脉网进入血循环即肾盂静脉逆流。上述几种逆流实际上是同一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肾盂肾窦逆流是其后几种逆流形成前的表现,肾盂肾窦逆流是最多见的逆流形式。(2)肾盂小管逆流是肾盂压力增高尿液逆流进入乳头管,然后沿集合小管向外逆流,进而到达包膜下甚至穿破包膜到肾周。肾盂肾窦逆流、肾血管周围逆流、肾盂小管逆流均可致尿液到达包膜下或穿破包膜到肾周形成肾周积液。
与肾逆流相关的主要因素包括肾盂内压力急剧增大、肾盂穹窿组织结构薄弱、液体渗透作用以及肾脏具备一定滤过功能。其中肾盂内压力急剧增大可能是主要原因。放射学文献报道肾逆流在静脉肾盂造影时约占1.6%~2.2%,逆行肾盂造影时可高达28.8%,这可能与逆行造影时肾盂内压力急剧增大有关。有试验表明肾盂压力小于25 mmHg时仍见逆流,而大于150 mmHg时却未见逆流发生,这说明组织结构本身在急性尿路梗阻所致的肾周积液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解释并非所有急性尿路梗阻者均伴有肾周积液发生。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http://www.100md.com'>百拇医药网</a> 原文链接:http://www.100md.com/html/paper/1009-5519/2008/05/14.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