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林建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2798:传个头部上来,大家看看考虑什么病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2-21 06:50 | 只看该作者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伪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2-21 06:53 | 只看该作者
病人年纪不小,为什么不讲病史?co中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2-21 07:20 | 只看该作者
有骨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2-21 07:23 | 只看该作者
左侧颞顶骨缺损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2-21 13:54 | 只看该作者
请上传清晰的图片,f片作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2-21 16:27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的质量不好;缺少病史;无骨窗.
左颞叶萎缩明显(外侧裂及侧脑室扩大),似有软化灶,再加之左颞骨部分缺如,有无手术外伤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2-21 16:40 | 只看该作者
腔梗2老年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2-21 1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传个头部上来,大家看看考虑什么病

以下是引用蓝星在2006-2-20 22:38:00的发言:[br]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2-21 17:15 | 只看该作者
1\\双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分别示大小不等的片状低密度灶,边界部分欠清
2\\双侧侧脑室前后角及体部旁示晕状低密度区,边界模糊不清
3\\脑室及脑沟无明显扩张增深
诊断: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及脑软化灶
      摘自:全身ct诊断学 主编:曹丹庆 蔡祖龙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皮层下动脉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病、进行性皮层下血管性脑病。为老年人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大脑半球白质弥漫性脱髓鞘性脑病。病理大体上主要是两侧大脑半球白质软化灶,呈皱褶状,颗粒状或斑块状,多见于枕叶,其次额叶。92%合并腔隙梗塞灶。
   临表:2/3的病人隐渐性起病,缓慢加重,1/3的病人相对急性发病。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以精神症状作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最常见为进行性记忆障碍,轻度神经错乱,性格改变,淡漠、妄想等,发病年龄在40-90岁,60岁后高发。
   ct:(1)平扫:表现为白质斑片状低密度影,以侧脑室周围最为明显,特别是侧脑室额角\\枕角周围最先受累且较重,其次好发于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严重者大脑各叶白质全部明显累及.一般病灶为双侧对称分布,有时两侧额角可见不对称局限性白质病变,其病灶密度降低幅度不如通常的脑梗塞.gotok1981年从40具病例中测得半卵圆中心比顶叶灰质密度低11-15hu, 以至病灶边缘模糊不清,这是本病较为特征性表现.约80%-90%病人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主要发生在基底节区\\丘脑,脑干欠之,大小不等,多少不一.
      (2)增强ct一般仅见灰白质密度差别扩大即白质增强不明显,而灰质显著强化,从病理学角度来看:白质低密度是由髓鞘脱失而相对地保存轴突,胶质增生与不同大小的囊性梗塞灶组成,临床症状与ct表现对比分析,有时病人特别是痴呆,与ct表现轻重程度成正相关,而有些病人则相反,ct所见较典型而无精神症状,故需ct复查随诊。
    鉴别诊断: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应与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腔隙状态、alzheimer病及正常压力脑积水鉴别,前者主要以对称分布,病灶密度减低不明显为特点,须结合临床,必要时行mri检查以确定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2-21 18:00 | 只看该作者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合并双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