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frz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2904:看看这个颅骨怎么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3-4 23:03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扫个冠状位,看上顶部的病变,很有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3-5 00:2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右顶骨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3-5 01:01 | 只看该作者
本人见过小的蛛网膜颗粒。这么大的第一见。有病理支持最好了.也好学一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3-5 02:30 | 只看该作者
动脉瘤样骨囊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3-5 03:08 | 只看该作者
蛛网膜颗粒压迹可以排除。因为内板无外突性的压迹。病灶位于板障,内外板均轻度膨胀。部分有硬化环。考虑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如骨纤、嗜酸性肉芽肿)不知ct值是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3-5 03:22 | 只看该作者
好象起自板障,内外板膨胀性表现,有骨硬化缘,考虑良性肿瘤。具体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3-5 03:45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是病理性的东西,期待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3-5 03:54 | 只看该作者
孤立、略膨胀、穿凿样、形态不规则、边缘有硬化,考虑嗜酸性肉芽肿。
以下是引用wawaquan回复:mri0263:顶骨病变,在2006-1-1 23:13:00的发言:[br]首先考虑: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往往发生于外伤后的全身性骨病。好发于儿童和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较女性多见。除指骨和趾骨外全身各扁平骨均可发病。颅骨为好发部位,病变多为单发,约占70 ̄85%。病理在镜下可见多种细胞成份,包括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嗜酸性细胞、多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浆细胞等。其发展分四个阶段:(1)增殖期;(2)肉芽期;(3)黄色肿块期;(4)纤维化期。起病初时常有低热、局部肿胀疼痛。本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加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较佳。 [症状体症] 1.发病初期常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2.外伤后或突然出现头部疼痛性肿块,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现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 [诊断依据] 1.常见于青少年,可有外伤史,头部局限性肿块,轻微疼痛,生长缓慢,常位于顶骨、枕骨及颞骨。2.起病初期可出现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3.查血象白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沈加快。4.头颅x线片显示局部颅骨缺损,呈园形或椭园形,边界整齐清楚,无硬化,身体其他部位扁平骨也可能有类似病变。5.病理活检确诊。 [治疗原则] 1.手术切除肿块,颅骨缺损范围大者,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2.范围大,多发者,行放射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肿块消失,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颅内压正常。2.好转:肿块缩小,症状缓解或稳定。3.未愈:肿块增大或未变,颅内压增高,症状加重。 [专家提示] 本病为颅骨肉芽肿性病变,表现为颅骨破坏,取代之为软性肿块,部分病人发生于外伤后。因其起病初期症状轻,往往被部分病人忽略,如出现头部轻微痛性肿块,尤其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症状者,应及时找有关专科医师就诊。确诊需病理活检。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对本病有特效。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肿块,术后加用放疗,也可单独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良好。 [br][br][br]
[本贴已被 wawaquan 于 2006-1-1 23:34:10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3-5 05:04 | 只看该作者
右侧顶骨内见囊性骨质缺损,周围见硬化环,内板及外板部分骨皮质缺损,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临床提示:男,20岁,间歇性头痛2个月。考虑单纯形骨囊肿可能。鉴别诊断:1、血管瘤,一般仅浸润骨外板,可见针状瘤骨;2、蛛网膜颗粒压迹,一般位于中线3cm内,不侵及外板;3、嗜酸性肉芽肿,临床有发热史,局部软组织肿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3-5 05:07 | 只看该作者
考虑骨囊肿或是胆脂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