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性腹膜炎
胎粪性腹膜炎是胎儿期肠穿孔导致胎粪流入腹腔引起的腹膜无菌性、化学性炎症,是新生儿期严重的急腹
症之一,病死率高达30 %~50 %。根据穿孔的时间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及体征各有特点,病情轻重不一。如出生前肠穿孔已愈合,出生时一般状况尚好,但胎粪溢入腹腔后因异物作用及化学性刺激,引起腹膜反应而大量渗出,而后易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有的出生时穿孔未闭合出现气腹,腹壁可见红肿伴静脉瘀涨,腹腔内有积液或积脓。因此,生后不久出现有肠梗阻或腹膜炎症,除消化道畸形外,还应考虑胎粪性腹膜炎,应尽早行影像学检查。胎粪性腹膜炎据不同临床类型在超声及x线平片上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中腹部钙化影最其具特点,可做为确诊依据。,但看不见钙化影,亦不能否定诊断。
胎粪性腹膜炎病因不十分清楚,较肯定的有存在闭锁、扭转、套叠、回转不全等肠道先天畸形或肠壁肌层缺失,局部血运障碍等原因。亦有学者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胎粪性腹膜炎应早诊断,尽早治疗。轻症只需内科对症治疗,暂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等,如有气腹,或肠梗阻症状不能缓解时,应考虑尽早外科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单纯引流、肠粘连剥离、肠切除或造瘘等。
下面是我从网上下载的两例胎粪性腹膜炎病例的x光片(资料来源:上海医学影像,2002,2期,158页,作者张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