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脑灰质血供比脑白质丰富。因此,癌栓易在灰白质交界处停留,该部位是从血供丰富到血供贫乏的分界线,所以转移瘤常常发生于颅内皮髓质交界区,也是发生颅内转移瘤的原因之一。
颅内钙化性转移瘤目前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肿瘤区域血脑屏障破坏、肿瘤细胞丰富、钙盐沉积有关。因为肿瘤血管是维持肿瘤快速生长、侵袭、转移等生物学特征所必需的。它的形态特征是新生血管居多,毛细血管基底膜不完全。这为肿瘤细胞向外侵袭和转移提供有利条件,还有血液内钙盐易透过血管沉积于肿瘤细胞内,是形成钙化转移的基础。另外还有一种学说认为,肿瘤副症引起高钙血症占癌症患者10%~20%,其中肺癌(最常见上皮细胞癌)易导致中状旁腺素升高,引起高钙血症。伴癌综合征中高钙血症也是形成颅内钙化性转移瘤的原因之一
颅内钙化性瘤的鉴别要点:
颅内转移瘤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是结节状或环状高密度影,以小瘤体大水肿为特征性表现,转移瘤的钙化则是颅内转移瘤的特殊表现形式,常常被称之为钙化性转移,钙化性转移可分为结节状转移和斑片状转移2种。结节状转移病灶直径10~20mm,边缘欠光滑,常常位于皮髓质交界区,周围有轻度水肿,其他性质的钙化无水肿,这一特点是与颅内其它钙化的区别要点。增强扫描病灶强化度CT值可增加10~20Hu左右,斑片状转移瘤CT平扫为不规则斑片状钙化或絮状高密度影,边缘不清、稍模糊。其他性质的钙化无强化。
颅内钙化性转移瘤有几个特点:(1)多位于脑皮质或脑皮、髓质交界处,(2)周围水肿比较轻。(3)增强扫描一般颅内转移瘤强化明显,而特殊的钙化性转移瘤强化特点是弱强化改变,一般CT值增加10~20Hu左右。(4)原发恶性肿瘤多位于肺、乳腺、结肠、甲状腺、四肢等位置,以肺癌更多。(5)颅内钙化性转移瘤具有良性病变的特征,容易误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