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下外生骨疣
X线诊断:甲下外生骨疣
本病亦称为甲下骨瘤、趾指末端外生骨疣。Dupuytreu 1947年首先报告。国内1978年邓爱民报道4例,1979年鲁胁等报道12例,1979年柳祥庭等报道20例。本病病理肉眼观察由骨、软骨和纤维三种组织构成。以成熟的骨小梁结构为主,顶部为软骨帽,多为纤维软骨,亦可为透明软骨,表面为纤维组织构成的包膜。本病占原发骨肿瘤的0.3%,占良性骨肿瘤的0.53%,男女之比3:1,发病平均年龄20岁。肿瘤最常发生于拇趾末端的内侧,亦可发生于拇趾的腹侧、背侧和末端。少数发生于其他趾及拇指。病程缓慢,多在半年至4年,虽多发于童年,但多忽略,而在青壮年时被发现。主要表现为疼痛、肿块局部高起等。常形成局部溃疡。x线表现肿瘤自趾、指骨的末端呈骨性突起,外形呈丘状,多位于甲下,多发于外侧、腹侧或末端,可呈蘑菇状,似骨软骨瘤。因不受外力 所限,多呈自然生长方式。肿瘤大小不一,小者可呈小豆状骨性突起。合并感染则有相应的骨质破坏;小死骨等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