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重视对肾细胞癌亚型的认识
2004 年WHO 公布了肾肿瘤新的组织学分型法,根据细胞遗传学和组织病理学的综合研究,将肾癌分为10 种亚型: 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多房性囊性透明细胞癌、Bellini 集合管癌、髓质癌、Xp11 易位癌、肾癌合并神经母细胞瘤、黏蛋白管状和梭形细胞癌及未归类肾癌。其中,以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较为常见。不同亚型的肾癌生物学行为、预后差异很大,临床治疗方法也不同。因此术前明确肾细胞癌各亚型的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上传此例的目的就是与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几中常见肾细胞癌的影像表现与鉴别。
透明细胞癌:在CT上通常表现为实性肿块,多以软组织密度为主,少数伴有坏死囊变呈囊性,绝大多数肾透明细胞癌为富血供,多位于肾皮质,平扫体积较小者密度较均匀,较大者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皮髓质交界期明显强化,其强化程度接近或超过邻近肾皮质,实质期退出,呈" 快进快出" 的特点。透明细胞癌内易发生出血、坏死、囊变。强化方式是鉴别肾细胞癌最有效的参数,尤其是鉴别透明细胞癌与其他类型,在皮髓质期与排泄期透明细胞癌强化均高于非透明细胞癌。本例表现为右肾中极后外侧等低密度占位,增强后动脉期明显非均质性强化,与皮质强化相似,髓质期及延迟期强化减退,呈快进快出表现,符合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特征。
乳头状癌:乳头状癌的恶性程度比透明细胞癌低,且较其血供少,故CT 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或较均匀轻度强化,由于肿瘤血供少,因而此型肾癌较易出现坏死、囊性变高强化率的肾肿瘤可基本排除乳头状肾细胞癌。由于肾乳头状癌较易囊变,多房囊性肾癌临床表现与肾乳头状细胞癌相似,多房囊性肾癌CT 表现为肿瘤囊壁厚薄不均,囊内容物密度呈均一囊性,有时囊内密度混杂不均,可有分隔及壁结节; 增强后囊壁和实性结节部分有轻度及中度强化,囊壁上可见有钙化,周围伴有软组织密度影,与肾乳头状癌较易鉴别。
嫌色细胞癌:瘤体常位于肾皮质或皮髓交界处,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平扫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密度均匀一致,偶可见中央瘢痕,增强扫描皮髓质交界期可强化,但强化程度不及肾透明细胞癌,实质期强化减退,与正常肾实质形成密度差。有学者认为若肿瘤直径大于7 cm,密度均匀一致,呈轻度强化,并有钙化,强烈提示嫌色细胞癌。典型的嫌色细胞癌体积较大,增强后呈均匀一致的强化,与乳头状肾癌较易鉴别,而较复杂的嫌色细胞癌通过强化CT 值与强化模式较难与乳头状癌相鉴别。
上面有人诊断本例是乏脂肪AML,我认为本例不符合乏脂肪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乏脂肪AML平扫高密度多见 ,增强后多表现为均匀强化,病灶中心多数位于肾轮廓外;本例平扫呈等、低密度 ,增强后表现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 ,病灶中心位于肾轮廓内 ,显然不是乏脂肪的A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