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gdlwx0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3293:腹部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4-27 02:2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肝内胆管细胞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4-27 03:59 | 只看该作者
胆管癌并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4-27 04:06 | 只看该作者
1.病灶特点:平扫为不规则低密度,其内见更低密度区(坏死);动脉期肿瘤周围不均匀强化,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坏死区未见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肿瘤的强化密度迅速下降至低于肝;平衡期肿瘤未见延时强化。
2.诊断:肝细胞癌可能大。
3.鉴别诊断:
1)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年龄多为40-50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患者不伴肝炎、肝硬化。多与肝吸虫、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炎、肝内胆管先天畸形有关。增强,动脉期强化密度略高于同侧肝组织;门静脉期强化形式无明显变化。延时强化并包埋扩张的胆管为特征。延时强化区表现为注射碘对比剂后1-2min,肿瘤仅出现不定形的轻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同层肝组织。上述延时强化区的现象,相对肝细胞癌增强后的“快进快出”来说,可认为是“慢进慢出”。(其原因与肿瘤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组织有关。碘对比剂从血管渗出到纤维组织的速度慢,而纤维组织再经血管清除也慢。)
2)肝脓肿:临床症状明显。ct平扫表现为肝内低密度肿块,密度多不均匀,边缘模糊。增强动静脉期病灶内呈斑片状强化及间隔强化影,称为“细网格征”、“簇形征”和“蜂窝征”,病灶边缘可出现模糊带状低密度,称为“晕征”。
3)肝淋巴瘤:肝淋巴瘤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均无明显强化,病灶密度均匀,瘤灶内少有坏死。这些特征与肝细胞癌动脉期、门静脉期“快进快出”的增强形式和病灶内常见多灶性更低密度区的现象不同。另外,同时伴有脾大和脾内普遍性无强化低密度或局灶病变、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时也有利于淋巴瘤的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4-27 04:1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胆管细胞性肝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4-27 04:1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4-27 04:3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肝内胆管细胞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4-27 04:55 | 只看该作者
胆管细胞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4-27 06:0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胆管细胞性肝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4-27 06:1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胆管细胞癌或混合性肝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4-27 0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3293:腹部


胆囊增大。我首先考虑是肝脓肿,结合afp等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