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向医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0466:小儿头颅CT分析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7-21 07:10 | 只看该作者
缺血缺氧性脑病与巨脑回兼而有之,考虑缺氧发生在宫内,有一个较长的慢性缺氧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7-21 09:08 | 只看该作者
加一句: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余同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7-21 16:13 | 只看该作者
平滑脑象不象,还有缺血缺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7-21 1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466:小儿头颅ct分析

以下是引用91616lyt在2004-7-21 1:08:57的发言:[br]加一句: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余同上.
请问各位高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是否也是hie的表现,
或者应该另外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7-22 02:06 | 只看该作者
出生一天的早产儿,

以脑萎缩表现为主,

考虑胎盘老化或母亲患病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4-7-22 2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466:小儿头颅ct分析

以下是引用南国紫匀在2004-7-20 16:43:07的发言:[br]脑回巨大、表浅,脑室扩大,脑实质密度明显减低。[br]意见:巨脑回(无脑回)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重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7-23 0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7-23 03:23 | 只看该作者
我国hie诊断有了可靠依据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李彦敏教授与徐振忠等医生在最近完成的一项河北省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的不同部位脑组织正常ct值范围,并首次报道了我国足月及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不同部位脑组织ct值的改变情况。上述研究成果为统一新生儿hie的ct诊断标准,防止ct滥用,提供了科学的量化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近日,该研究通过了由河北省卫生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hie是新生儿期发病率较高且可导致死亡或残疾的一种严重疾病。近十年来,对hie的研究已成为儿科领域的热门课题。头颅ct扫描的广泛开展,对该病的诊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缺乏新生儿脑组织ct正常值指标,各地对hie的ct诊断标准不一,导致某些地区出现ct滥用,使hie的ct诊断,特别是早产儿hie的ct诊断呈现扩大化,并出现较多的假阳性及一些假阴性诊断,直接影响了对患儿的诊断和治疗。
  为提高hie的诊断符合率,使头颅ct检查真正成为新生儿颅脑疾病早期诊断、病情分度及预后判断的一个可靠、客观的指标,李彦敏教授等经河北省卫生厅立项,对胎龄在28~42周的新生儿开展了包括小脑、脑干、基底节、丘脑、灰质、
白质、脑室在内的脑组织ct值正常范围的研究,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该项研究的对象共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在医院正常足月出生和住院的单纯早产且均无围产期窒息缺氧史的96例新生儿;另一组为足月或早产且患有不同程度hie的110例新生儿。研究方法为:对正常足月儿、早产儿及hie患儿均于其出生后一周左右,自其听眦上线到头颅顶部做层厚为10毫米、层距为10毫米的多层头颅ct扫描,测量其小脑、脑干、基底节、丘脑、灰质、白质、脑室部位,并将所有扫描图像放大3倍,在每个测量部位测4个点,取其平均值,并从hie低密度灶检测4个位点的ct值,取其平均值。

研究结果表明:胎龄在28~33周、34~36周、37~42周的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
其小脑ct值分别为27.7±4.7hu、25.0±3.4hu、27.9±2.9hu;
脑干ct值分别为22.2±3.1hu、23.6±2.8hu、26.5±2.3hu;
基底节ct值分别为20.4±2.8hu、21.7±3.7hu、25.3±2.1hu;
丘脑ct值分别为19.9±2.6hu、22.7±3.3hu、25.8±2.3hu;
白质ct值分别为26.4±6.7hu、27.9±5.4hu、31.2±4.0hu;
灰质ct值分别为26.4±6.7hu、27.9±5.4hu、31.2±4.0hu;
脑室ct值分别为6.6±2.6hu、7.1±2.7hu、7.9±2.8hu。
这些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胎龄的增加,脑组织ct值也逐渐增大,且3组间小脑、脑干、基底节、丘脑、白质、灰质ct值均有显著性差异。此外研究者发现,不同性别新生儿的脑组织ct值无明显差异。

在足月hie患儿中,轻度hie患儿、中度hie患儿、重度hie患儿的
小脑ct值分别为27.8±4.1hu、25.2±3.9hu、22.8±3.8hu;
脑干ct值分别为25.5±4.0hu、23.1±3.2hu、19.5±2.8hu;
基底节ct值分别为24.1±4.1hu、23.3±4.1hu、17.6±2.5hu;
丘脑ct值分别为24.3±4.8hu、21.8±3.1hu、17.5±3.3hu;
白质ct值分别为17.3±3.6hu、14.6±3.5hu、11.2±2.4hu;
灰质ct值分别为29.7±4.0hu、27.2±3.7hu、26.2±2.8hu;
脑室ct值分别为7.7±2.5hu、7.4±2.4hu、6.9±2.5hu。
这些检测结果显示,足月hie患儿各部位脑组织ct值较正常新生儿均有降低,且临床分度越重,脑组织ct值越低;轻度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的各部位脑组织的ct值无显著性差异;中度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小脑、基底节、丘脑、白质ct值有显著性差异,在脑干、灰质ct值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重度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各部位脑组织的ct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在早产hie患儿脑组织ct值检测中,胎龄
在34~36周的单纯早产儿和胎龄在34~36周的早产hie患儿,
其小脑ct值分别为25.0±3.4hu、24.8±1.7hu;
脑干ct值分别为23.6±2.8hu、23.4±1.7hu;
基底节ct值分别为21.7±3.7hu、20.1±2.1hu;
丘脑ct值分别为22.7±3.3hu、21.0±2.0hu;
白质ct值分别为16.7±3.2hu、12.0±1.8hu;
灰质ct值分别为27.9±5.4hu、23.9±1.3hu;
脑室ct值分别为7.1±2.7hu、6.7±2.8hu。
这些检测结果显示,早产hie患儿脑白质、灰质ct值较同龄单纯早产儿明显降低,而小脑、脑干、基底节、丘脑ct值无明显降低。
  据悉,上述研究成果被国内多家医院临床应用后,明显提高了这些医院的新生儿hie诊断符合率,证明其可作为hie早期诊断、病情分度及预后判断的量化指标。
                                                                          中国食品药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7-23 03:27 | 只看该作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ct所见:多有脑萎缩表现
  1.轻度:散在、局灶低密度分布2个脑叶。
  2.中度: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
  3.重度:弥漫性低密度影、灰质白质界限丧失,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侧脑室狭窄受压。
  中重度常伴有蜘网膜下腔充血、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出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7-23 03:3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各区易误诊为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ct特征分述如下:
    3.1 直窦区:正常新生儿,直窦区ct可表现为线状略高密度区。当sah时,此区密度增高,宽度增加,且宽窄不一,可呈前宽后窄或前窄后宽及不规则形。其宽度≥5mm,可确诊为新生儿sah。
    3.2 上矢状窦区:正常新生儿的上矢状窦区ct表现为三角形高密度,密度均、边缘锐利,且无张力。新生儿sah时,此区密度增高,边缘欠规整及张力升高,且其中心区可呈略低密度改变,是由于此区有新鲜出血与局部静脉窦有密度差值所致。此表现为诊断该区sah的重要征象。本文认为此征象可作为诊断该区新生儿sah的重要征象——“靶征”(图2)。1例将正常新生儿上矢状窦区的三角形高密度影(无靶征)误诊为新生儿sah(图1)。
    3.3 纵裂池区:正常新生儿ct表现为相对性线状等或略高密度改变,sah时,此区密度增高,宽度增大,可呈不连续状,可见单侧或两侧羽毛状改变。由于重力和体位的关系,往往偏后份明显或局限于后份。1例早产儿因hie双侧脑实质密度普遍减低,而正常大脑镰相对密度增高误诊为新生儿sah(图3)。
    3.4 小脑天幕缘区:因其解剖因素及扫描角度关系,正常新生儿的ct表现多呈片状略高密度,边缘区为著。而sah表现为其边缘部密度增高,与相邻池间界线不清。应与小脑天幕硬膜下血肿鉴别,后者表现为与各池界线清,边缘锐利,冠扫可进一步明确诊断。1例误诊为新生儿sah(图4)。   

图1 直窦、上矢状窦高密度区,且上矢状窦区三角形高密度改变,无“靶征”,脑缺氧改变有改善.
图2 新生儿sah 上矢状窦区“靶征”,有别于单纯上矢状窦区三角形高密度改变.
图3 大脑镰、上矢状窦线状高密度区,诊为新生儿sah,经复查无变化.
图4 小脑幕缘高密度,曾被误诊为新生儿 sah,第一次ct扫描与第二次ct扫描未见明显变化.
3.5 ct值:正常各区ct值与脑组织ct值相等或略高,sah时密度增高,其ct值高至81.0hu。本文病例中,正常各区ct值≤50.0hu,sah时ct值为60.0~81.0hu,所以本文根据本组病例观察认为:ct值亦是诊断sah的重要因素。当然其ct值与出血时间长短有关,出血时间短,ct值高,反之其ct值低,所以,临床怀疑sah应尽早行ct检查。
    3.6 扫描技术:新生儿颅脑扫描应以5.0mm层厚及层间距为宜,因10.0mm层厚部分容积效应明显,不易观察病变边缘,ct值测量不准确,且不易观察周围脑沟改变,易造成假阳性出现。如脑沟区皮质重迭呈线状略高密度改变,易误诊为sah。扫描时患儿不易合作,可给予镇静剂或局部加固。确保图像质量。
    新生儿sah其发病率、伤残率较高,避免误诊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46例ct诊断新生儿sah中,容易被误诊的ct征象作了分析研究,提出在诊断新生儿sah时应值得注意的几点:①患儿特别是早产儿,缺氧可引起静脉压升高,颅内静脉窦充血增宽,不应误诊为新生儿sah;②患儿合并hie时,脑组织密度减低,大脑镰、矢状窦区显示相对性密度增高,不应将广泛低密度区衬托下的相对高密度误诊为新生儿sah;③应注意与各区硬膜下血肿鉴别;④重视各感兴趣区ct值的测量在新生儿sah诊断中的价值,对感兴趣区的ct值测量应避开伪影,使其测得更准确;⑤要注意扫描技术的应用对新生儿sah的ct影像的影响,特别是小脑幕区应尽量采用薄层扫描或加冠扫,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及假阳性的出现;⑥在ct复查诊断新生儿sah与临床不符时,选择腰穿脑脊液检查是必要的。


[本贴已被 森哥 于 2004-7-22 19:54:21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