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nhrmy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3960:[原创]头颅CT平扫,请指教!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7-3 01:1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孔洞脑,jiajie老师说的很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7-3 02:1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孔洞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7-3 03:41 | 只看该作者
 1  左枕顶颞叶局限性脑萎缩
  2  孔洞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7-3 04:0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孔洞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7-3 04:1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孔洞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7-3 05:23 | 只看该作者
左枕顶叶脑软化灶,建议追问病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7-3 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3960:[原创]头颅ct平扫,请指教!

以下是引用jiajie在2006-7-2 13:36:00的发言:[br]支持孔洞脑。[br][br]1859年hesch首先提出孔洞脑,是指脑实质内含脑脊液的空腔,常见于大脑半球,[br][br]     偶见与脑干和小脑半球。孔洞常与脑室相通。如有明显占位效应,亦可称之为囊肿。[br][br]病理  有胚胎期或婴幼儿未成熟脑的感染外伤缺血等因素破坏脑实质所致。无脑膜无脉络丛。[br][br]临床  癫痫,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症状。[br][br]ct表现 脑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近圆形脑脊液密度空洞,可单独存在亦可与扩大脑[br][br]      室相通,周边光滑。无强化。

jiajie老实说得这么明白,只有支持的份。
脑脊液密度囊腔,负占位效应。与脑软化灶一个性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7-3 06:1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孔洞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7-3 06:31 | 只看该作者
孔洞脑分两类:脑穿通畸形(又分为先天性空洞脑,通常生后不久就死,症状重,后天性空洞脑,也就是外伤.出血等后天因素引起的脑软化灶并与脑室,蛛网膜下腔相通)与脑裂性孔洞脑(又称为脑裂畸形,属于神经元移行异常.)下述畸形的特征就是内与脑室相通,外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二者鉴别在于裂面有无灰质,有则为后者.综合考虑成年人不如报脑软化灶并穿通为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7-3 06:34 | 只看该作者
纠正,上述两处所用空洞脑为误笔,是孔洞脑.因空洞脑又是另一种畸形.请各位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