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lihuuu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071:[讨论]肺ct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0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071:[讨论]肺ct

到上级医院直接做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鳞癌




[本贴已被 lihuuuu 于 2006-7-19 16:25:35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7-20 04:29 | 只看该作者
刚好这几天也碰到两个这样的病例,病人家属是朋友,就一起带到上级医院请求会诊,特意把这个不张肺内的低密度灶形成原因提了出来,老师们的意见倾向于肺内支气管内分泌物潴留,提出脓肿比较少见,且形成条件比较高,随着抗菌素的运用本身我们肺脓肿就比较少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7-23 02:48 | 只看该作者
1.病变呈进展性。
2.右肺下叶支气管阻塞,软组织肿块形成。
3.阻塞性肺不张和炎变存在。
4.纵隔淋巴结明显肿大。
5.右侧胸水。
综合分析支持右侧中心型肺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7-24 0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071:[讨论]肺ct

以下是引用wxy7406在2006-7-19 20:29:00的发言:[br]刚好这几天也碰到两个这样的病例,病人家属是朋友,就一起带到上级医院请求会诊,特意把这个不张肺内的低密度灶形成原因提了出来,老师们的意见倾向于肺内支气管内分泌物潴留,提出脓肿比较少见,且形成条件比较高,随着抗菌素的运用本身我们肺脓肿就比较少见。

我见过一篇报道,说肺癌的阻塞性肺脓肿所占比例不到阻塞性炎症的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8-19 00:56 | 只看该作者
ct所见:右侧肺门增大,右下叶及中间段支气管狭窄、闭塞,右下叶肺组织呈实变密度影,内密度不均,同侧斜裂略向后移位。纵隔内见到明显肿大淋巴结影。
诊断:符合右侧中心型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右下叶不张及阻塞性肺炎影像表现,建议支气管镜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12-11 15:23 | 只看该作者
本例右下肺内低密度影应该是炎性坏死灶(脓肿)而不是粘液栓,因为患者二十天以前右下肺还没有大片状影,说明右下叶的阻塞加重是近十几天内的事,而支气管粘液栓的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有支气管的扩张和粘液的潴留才能形成。本例显示右下叶及中间段支气管狭窄、闭塞,右下叶肺组织呈实变密度影,内密度不均,同侧斜裂略向后移位。右肺门影增大,纵隔内见到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右侧胸腔内少量液性低密度影,诊断为右下中心型肺癌并右下叶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右侧胸腔积液还是很典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6-3 03:47 | 只看该作者
典型中央型肺癌:1、右下肺支气管开口处软组织肿块,相应支气管闭塞;2、远侧肺叶阻塞性肺不张;3、右上气管旁、隆突下及右肺门淋巴结肿大;4、右侧胸水;5、两次胸片(1个月)变化快,且为老年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6-7 03:26 | 只看该作者
本例右下肺内低密度影应该是炎性坏死灶(脓肿)而不是粘液栓,因为患者二十天以前右下肺还没有大片状影,说明右下叶的阻塞加重是近十几天内的事,而支气管粘液栓的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有支气管的扩张和粘液的潴留才能形成。本例显示右下叶及中间段支气管狭窄、闭塞,右下叶肺组织呈实变密度影,内密度不均,同侧斜裂略向后移位。右肺门影增大,纵隔内见到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右侧胸腔内少量液性低密度影,诊断为右下中心型肺癌并右下叶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右侧胸腔积液还是很典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6-13 00:06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7-17 17:17 | 只看该作者
本例右下肺内低密度影应该是炎性坏死灶(脓肿)而不是粘液栓,因为患者二十天以前右下肺还没有大片状影,说明右下叶的阻塞加重是近十几天内的事,而支气管粘液栓的形成是一个慢性过程,有支气管的扩张和粘液的潴留才能形成。本例显示右下叶及中间段支气管狭窄、闭塞,右下叶肺组织呈实变密度影,内密度不均,同侧斜裂略向后移位。右肺门影增大,纵隔内见到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右侧胸腔内少量液性低密度影,诊断为右下中心型肺癌并右下叶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右侧胸腔积液还是很典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