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微信
微博
QQ群
普通登陆
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影像医生
也能
网上问诊
了
首页
社区
BBS
新闻
读片会
影像图库
锐滴达
医影在线
»
社区
›
影像读片
›
MRI病例讨论
›
V0091:腹腔内肿块(有结果请大家讨论)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zhanyong
V0091:腹腔内肿块(有结果请大家讨论)
[复制链接]
tsxhfsk
tsxhfsk
当前离线
积分
1984
11
#
发表于 2006-9-30 16:01
|
只看该作者
女,12岁;腹部不适一周.ct提示;左中上腹部可见一密度较均匀的块状影,与邻近小肠密度相近,似有蒂,病灶与小肠的关系紧密.增强扫描见轻度均匀强化,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其它脏器未见明显异常。故一般不考虑来源于胰尾,病人无血压改变.一般不考虑异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本人首先考虑;,良性间质瘤可能?
病理结果公布:肠系膜根部巨淋巴结增生增长见识了.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rzh
frzh
当前离线
积分
2292
12
#
发表于 2006-9-30 20:08
|
只看该作者
肠系膜根部可见类圆形实性占位,平扫与周围界限清晰,密度均匀,增强随实质期一并强化,其他未见异常。分析:1.12岁腹部症状轻,而且腹腔内孤立的形状规则的占位,应考虑为良性。2.肠系膜根部是淋巴结丰富的地方,应考虑起源于淋巴系统。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bzyycm
kbzyycm
当前离线
积分
3750
13
#
发表于 2006-9-30 22:06
|
只看该作者
左中上腹部可见一密度较均匀的块状影,与十二指肠水平段关系较为密切,增强示中度强化考虑良性间质瘤可能性大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圣
阿圣
当前离线
积分
3138
14
#
发表于 2006-9-30 23:39
|
只看该作者
病理结果已经公布了:肠系膜根部巨淋巴结增生
不久前我们也碰到一例,是在胰腺与胃后壁之间,增强后强化程度根腹主动脉相同,是明显强化了。本例强化程度是稍低了点,但增强仍是较高的。
本例病变在左侧腹腔,由于层面较少,看不到胰腺,只是觉得病变与胰腺、肾脏、脾脏都没有关系,似与肠管有联系,实与肠系膜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肠系膜根部巨淋巴结增生只是腹部不适,没有明显的不良症状。我们碰到的一例f40岁,同样的临床表现--腹部不适。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卜一
卜一
当前离线
积分
60348
15
#
发表于 2006-10-1 00:11
|
只看该作者
好病例,病灶明显有蒂,应不与胰腺有关系,因此首先考虑肠系膜病变是正确的.学习了,谢谢!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jgj
kjgj
当前离线
积分
2055
16
#
发表于 2006-10-1 01:14
|
只看该作者
病例确实好,增长见识.感谢.根据肿块与肠系膜上a及肠管的关系定位腹腔内,非腹膜后,实性,界清,质均,均匀强化,周围结构无侵犯,定性良性.考虑胃肠道或肠系膜良性肿瘤,已经达到诊断要求,至于病理结果很难,只能由病理科回答.
再次感谢楼主的好病例.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sxyy
ysxyy
当前离线
积分
3472
17
#
发表于 2006-10-1 04:36
|
只看该作者
病理结果已经公布了:肠系膜根部巨淋巴结增生
首先得感谢楼主提供这么好的病例,说实在的这个病例看过几次了,都不敢发言;
刚开始想到的有胰腺来源、肾上腺来源还有就是肿大的淋巴结,但是怎么看好像又都不太像,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是什么,现在只能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再次感谢楼主。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xy7406
wxy7406
当前离线
积分
0
18
#
发表于 2006-10-1 04:36
|
只看该作者
刚看见一篇关于巨淋巴结增生症的文章,现将有关知识上传以供大家共同学习:巨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结病,根据病理特点分为透明血管性和浆细胞性,前者主要有增生的淋巴结及丰富的血管构成,约占本病的80-90%,后者主要由滤泡及滤泡间片状成熟的浆细胞构成。按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及预后分为2型:局限性和弥漫性。局限性发病年龄轻,平均20岁左右,表现为孤立淋巴结或纵隔组淋巴结受累肿大。弥漫性发病年龄5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从内脏大全身淋巴结均可发生,约60%-70%发生余胸部,延胸内淋巴结链分布,约20%发生于腹部,以腹膜后常见。透明血管型少有全身症状,一般有压迫症状,切除后不易复发。而浆细胞型则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表浅淋巴结肿大,低蛋白血症等,有时可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部分弥漫性浆细胞性可因继并发感染和肿瘤而死亡。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影子天使
影子天使
当前离线
积分
442
19
#
发表于 2006-10-1 06:10
|
只看该作者
承邀讨论:边界清楚、浅分叶、强化明显的类球形软组织块影,后部紧邻肠系膜上动脉,前缘贴横结肠并使之受压弧形移位,但二者能见到清晰的脂肪间隙存在。动脉期病灶内见到清晰的血管影,且从后往前逐级分支,腹内脏器血管出入的部位谓“门”,那此占位病变的门位于肠系膜上动脉部位,故此将其定位于腹腔内肠系膜起始部生长出的肿块,而其位于肾门水平,则可以进一步将肿块的血供考虑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空肠动脉。原发自肠系膜的肿瘤绝大部分源自间叶组织,囊性者多位良性,如肠系膜囊肿、肠系膜淋巴管水瘤等,而实性肿瘤恶性病变更多一些,如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肉瘤、间皮肉瘤、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此例为实性,血供丰富,强化均匀,能见到典型的穿支血管影,上述病变均不太符合,最后病理结果为肠系膜根部巨淋巴结增生,感谢楼主为我们提供一个这样好的学习机会,谢谢。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oaixct
woaixct
当前离线
积分
0
20
#
发表于 2006-10-1 06:26
|
只看该作者
病史:女,12岁;腹部不适一周;b超发现腹部肿物;其余无异常提供。
ct表现:左上腹相当于第4组小肠区域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占位,境界尚清晰,密度尚均匀,增强后呈均匀轻度强化。
病理结果:肠系膜根部巨淋巴结增生
分析:在第4组小肠区域内的病灶排除胰腺病变后,应考虑瘤体的来源来自于肠系膜或者是肠道本身。就占位病变的性质,我们只能大致做出判断是否良、恶性,其病理分型不是ct室医生所能完成的。
感谢zhanyong为我们提供好病例。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4
/ 4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CT病例讨论
CR/DR/CT/MRI/PACS技术讨论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