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多形性腺瘤是一种含有腮腺上皮组织、黏液和软骨样间质的腮腺肿瘤,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常因包膜不完整而极易复发(高达30%~40%)。腮腺多形性腺瘤虽为良性,但具有潜在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如包膜内有肿瘤细胞浸润。因此以往临床上将腮腺多形性腺瘤视为“临界瘤”,即界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一种肿瘤,约有1/4左右可发生恶变。腮腺多形性腺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3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肿瘤多位于耳垂下方,较大时,即伸向颈部。肿瘤呈硬结节状,有时其中部分发生囊性变而有较软的结节。肿瘤与皮肤或基底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生长缓慢,可数年或十余年不发生变化。如肿瘤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1)肿瘤突然增长迅速加快;(2)活动性减小甚至固定;(3)出现疼痛或同侧面瘫等。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断要依据全面的采集病史,局部体格检查,以及彩超检查,最终病理检查以确诊。腮腺多形性腺瘤应早期手术切除,以防恶变,须将肿瘤连同包膜和肿瘤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足够地一并切除,否则易复发,复发者易恶变。因此,发生在腮腺浅叶的多形性腺瘤应将整个浅叶和肿瘤一并切除;如肿瘤位于深叶,则应做全腮腺切除术,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损伤面神经。如已有恶变,应施行根治性腮腺全部切除术,包括面神经支在内,同时清除患侧颈淋巴组织。切除面神经支后即可取耳大神经或颈皮神经移植于其两断端间。由于腮腺多形性腺瘤并囊性变较少见,特别是囊腔占瘤体体积的4/5更少见,致使误诊为腮腺囊肿,未进行面神经解剖及腮腺浅叶切除,致使患者复发。应引以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