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hantinxu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T4679:头颅平扫加增强扫描(有手术结果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9-20 04:23 | 只看该作者
抢个沙发,右额叶海绵状血管瘤。  
   
ct值 大多是血液密度呀
脑膜瘤  是均匀一致的强化把  除非有坏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9-20 05:08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考虑右额叶海绵状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9-20 05:12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
像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9-20 05:20 | 只看该作者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生率在血管畸形中占第二位,仅次于动静脉畸形,约为7%。大体病理为一孤立,深红色,境界清楚的团块状病灶,显微镜下病变主要由缺少肌层和弹力层的薄壁海绵状血窦组成,其间见增生的胶质组织,无正常神经组织,常伴有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临床表现有两类:一类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只有尸检时始发现。另一类以颅内出
血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且随病程延长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脑血管造影对海绵状血管瘤的显示率远低于ct延迟扫描。有时在实质期可见局部毛细血管染色,并可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个别侵及颅底的病灶,头颅平片可见到骨质吸收和增生改变。
[ct表现]
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发生于脑内、脑外,脑内者好发生于大脑半球各叶,尤其是外侧裂区,皮层下区及基底节区。有的还发生在第三脑室壁中,再其次为桥脑;脑外者以颅底部多见,单发病灶多见,多发者少,两者比例为4:1,
平扫时,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一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影。病灶密度有的均匀一致,有的不均匀,常伴钙化,呈斑点状、斑片状及斑块状。有的甚至形成所谓\"脑石\"。病灶周围一般无水肿及占位,也可仅有轻度占位效应。增强ct,病灶强化的差别较大。增强与否和增强幅度主要取决于病灶内血栓形成和钙化的情况。血栓形成少,钙化程度轻,则强化明显;反之,则不明显,甚至不强化。当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出血时,病灶短时间内增大,出血占据血管瘤的部分、大部或全部,甚至破入脑实质及蛛网膜下腔,可产生明显的占位征象和灶周水肿。慢慢的血肿吸收、液化,则血肿占据血管瘤的部分形成囊性低密度病灶。
[诊断与鉴别诊断]
ct是目前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良好检查方法。多数作者认为其敏感性优于脑血管造影。一般可根据脑实质内圆形、类圆形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影,无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灶内明显点片状钙化。注射造影剂后轻度强化等做出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与脑膜瘤鉴别。后者与颅板关系密切。增强前后密度都很均匀,水肿明显,占位征象也较海绵状血管瘤为重。
发生在鞍区的海绵状血管瘤还要与动脉瘤鉴别。后者钙化多在边缘,呈弧形或断续环形。增强动态观察,动脉瘤的时间密度曲线为速升速降,与血管内血液的时相相仿,而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则是缓升缓降。必要时还可以行脑血管造影以确定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9-20 05:35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右侧镰旁脑膜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9-20 05: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脑膜瘤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9-20 05:54 | 只看该作者
ct平扫显示大脑额叶等低混杂密度影,未见钙化显示,增强显示病灶从中心向周边不均匀性显著强化,外缘相对规整,病灶跨越大脑镰,与大脑镰关系密切,周围轻度水肿,侧脑室前角受压变窄,消失.
诊断意见:右侧大脑额叶占位,考虑:1.脑膜瘤   2胶质母细胞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9-20 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4679:头颅平扫加增强扫描(有手术结果的!)

以下是引用逸风在2006-9-19 19:38:00的发言:[br]ct平扫显示大脑额叶等低混杂密度影,未见钙化显示,增强显示病灶从中心向周边不均匀性显著强化,外缘相对规整,病灶跨越大脑镰,与大脑镰关系密切,周围轻度水肿,侧脑室前角受压变窄,消失.[br]诊断意见:右侧大脑额叶占位,考虑:1.脑膜瘤.2.淋巴瘤可能不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9-20 06:02 | 只看该作者
ct平扫显示大脑额叶等低混杂密度影,未见钙化显示,增强显示病灶从中心向周边不均匀性显著强化,外缘相对规整,病灶跨越大脑镰,与大脑镰关系密切,周围轻度水肿,侧脑室前角受压变窄,消失.
        诊断意见:右侧大脑额叶占位,考虑:1.脑膜瘤.2.胶质母细胞瘤不除外.
        期待结果。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9-20 06:09 | 只看该作者
ct平扫显示大脑额叶等低混杂密度影,未见钙化显示,增强显示病灶从中心向周边不均匀性显著强化,外缘相对规整,病灶跨越大脑镰,与大脑镰关系密切,周围轻度水肿,侧脑室前角受压变窄,消失.
诊断意见:右侧大脑额叶占位,考虑:1.脑膜瘤.2.淋巴瘤可能不排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