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zhany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094(CT):脾脏占位性病变(7cm*10cm)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9-30 18:54 | 只看该作者
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增强动脉期无明显强化(边缘强化影可能是正常脾包膜),静脉期似乎仍无强化。血管瘤?错构瘤?淋巴瘤?等等征象都不怎么很典型。综合考虑:1、脾脏自发性包膜下血肿?2、不典型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10-1 00:06 | 只看该作者
脾脏的肿瘤本来就是很少的。
脾脏良性肿瘤以血管瘤最常见。
本例平扫呈较大稍高密度,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后有轻度强化,但不如脾脏增强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01:41 | 只看该作者
请大家注意少见的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分析;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0-1 0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094(ct):脾脏占位性病变(7cm*10cm)

男,35岁;左上腹部不适月余,b超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
我倒觉得huangaiying1   zhanyong说的有道理,本例我不太支持血管瘤诊断;
1、病变较大,从图片上看其直径有8cm,呈圆球形,很规则,这样的血管瘤形态似乎有些少见;
2、其强化不太对劲,平扫呈略高密度,动脉期低于正常脾脏密度,而静脉期也呈现略低密度,因为没有延迟扫描我们并没有看见其和脾脏呈现等密度的表现;
3、尤其是病变在强化中均呈现均质表现,值得怀疑,这么大的血管瘤怎么不表现为从中心/外周向外/向内填充呢?
4、病灶邻近部位可见供血血管,我们为什么只考虑到血管瘤的畸形血管而不考虑为肿瘤的瘤血管呢?
5、至于定性,实在是很难,不过我认为淋巴瘤不能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0-1 07:02 | 只看该作者
病史:男,35岁;左上腹部不适月余,b超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病史太简单了点)
ct表现:平扫示脾实质内类圆形略高密度,呈膨胀性生长,密度尚均匀,境界欠锐利,增强后病灶在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仅边缘轻度强,但境界显示清晰,密度也较均匀,静脉期病灶呈轻度强化,但仍未超过脾脏的ct值。
意见:1.脾血管肉瘤; 2.脾恶性淋巴瘤待定;
鉴别诊断:2.病灶呈边缘轻度强化,静脉期似见病灶轻度强化,不符合血管瘤的增强表现;2.脾转移瘤多发生在癌广泛转移的晚期,病史未提供; 2.脾囊肿增强不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10-1 0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094(ct):脾脏占位性病变(7cm*10cm)

影像表现:脾实质内可见一约7cm*10cm类圆形略高密度,密度均匀,边界较清,增强后病灶轻度明显强化。
讨论:脾脏肿瘤有良性、恶性和恶性转移性肿瘤三种,均较少见。良性肿瘤有:血管瘤、淋巴瘤、纤维瘤等,多为单发。恶性肿瘤有淋巴肉瘤、网质细胞肉瘤、血管肉瘤和纤维肉瘤等;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灶多为胃、结肠、胰腺、肺、色素瘤、乳腺癌和子宫附件癌等。本例肿瘤密度均匀,边界较清,应考虑脾脏良性肿瘤可能性大,定性较难。
诊断意见:考虑脾脏良性肿瘤;既然楼主说是少见的,不妨考虑为脾纤维瘤可能。
鉴别诊断:
1.副脾,应在正常脾脏之外,密度、强化应和正常脾脏接近;
2.血管瘤,平扫一般为低密度,增强后病灶边缘先强化,随时间推移增强范围向中心扩大;
3.脾淋巴瘤,淋巴瘤患者,纵隔、肺门、腹膜后等其它部位常有淋巴结肿大,增强后强化明显低于脾脏;
4.转移瘤多有恶性肿瘤病史,平扫一般为低密度或囊性占位。

期待公布结果!


[本贴已被 cefcmj 于 2006-10-1 0:47:33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0-2 0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少见病例,考虑:1.脾良性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瘤,错构瘤.2.挫伤.


[本贴已被 向武昌 于 2006-10-1 18:07:50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10-2 0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094(ct):脾脏占位性病变(7cm*10cm)

应翁站长要求,扯一段与大家不同的,以报知遇之恩!(对错不要紧,贵在参与!)

病    史:男,35岁;左上腹部不适月余,b超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

影像定位:脾内侧缘,等高密度病灶。

影像表现:脾内侧见类圆形等高密度病灶,增强后可见对脾组织推移形成的假包膜,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较同层脾密度略低;门脉期病灶与脾脏密度接近(仍稍低于正常脾组织)。病灶与脾脏分界不清,与周围脏器分界清晰。

影像诊断:脾错构瘤。(不支持点:增强没有明显强化,是否与扫描时间有关)

诊断依据:
脾内侧部分见类圆形等高密度病灶,增强无明显强化,现周围脏器分界清晰。

鉴别诊断:
1.血管瘤:增强有血管瘤的表现。
2.转移瘤:多为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消耗体质。病灶轮廓较清晰,可多发。有原发病灶,病人有原发病表现等。多同时伴有其它脏器的转移。
3.脾血管肉瘤:多为脾内孤立存在,实质多为囊实混合成分,没有包膜。临床可为腹痛、腹块、发热、不适、贫血等。平扫应为低密度区,周边结节样强化;延迟后填充。病灶内常有囊变区。且血管肉瘤转移早,可为肝。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恶性肿瘤,临床有相应表现,病灶境界不清等。




请给正确答案!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10-2 04:42 | 只看该作者
本病例虽然超声提示脾脏占位,但从ct图像上我觉得定位都很难,楼主给出的图像并不是病变的全部,虽然肿块与脾分界不清,敢说肿块绝不是来源于左肾?唉定位定不了,何谈定性了?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瞎说一通,呵呵见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0-2 0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094(ct):脾脏占位性病变(7cm*10c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