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hany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101:腹部包块,请大家讨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10-6 01:12 | 只看该作者

v0101:腹部包块,请大家讨论

肝左叶外侧段肝细胞肝癌并肝4段肝内子灶。
左上腹腔巨大病灶,未见肝左叶外侧段原因:1.肝左叶外侧段受压移位变形,但强化时应有受压边界及与正常肝组织强化方式一样,但未见这种原因.2肝左叶外侧段本身被肿瘤全部占据.所以考虑.动脉期肿瘤强化与腹主动脉,肝动脉同步强化,门静脉时病灶虽有轻度强化但比正常肝组织强化明显低,说明病灶是肝动脉门静脉供血.延迟期病灶密度更低,并见坏死区及假包膜强化影.这种强化方式只有肝癌.3.动脉期,病灶右侧肝右叶有异常扭曲强化的血管影通向病灶与病灶内强化密度一致.更加说明病灶来源于肝脏并有动静脉短路.另外肝4段亦见小结节灶,强化方式类同,亦作同源性病灶,考虑肝内子灶。转移灶应该为典型的\"牛眼征\",可排除.

[本贴已被 hejie 于 2006-10-7 13:53:44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10-6 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101:腹部包块,请大家讨论

首先这个病例因为肿块较大而使得定位有一定难度.我认为来源于胃的可能性较大.
理由:1、如果肿块来源于肝脏则只可能是左叶外侧段来源。但肝脏的正常形态和左叶内外段均在,胆囊窝与肝圆韧带之间为左叶内侧段,肝圆韧带外侧为左叶外侧段,外侧段形态正常,与肿快界限清楚.所以来源于肝的可能性较小.2、肿块的部位只有胃和大网膜,所以胃来源的可能性较大。肿块强化的特点与间质瘤比较符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0-6 08:37 | 只看该作者
外生性肝癌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0-6 21:51 | 只看该作者
该肿块位于肝胃与脾之间,肿块体积大,密度不均,边缘光滑,其内可见坏死呈囊性,增强时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较大时可压迫摔倒移呢管,有时从ct角度难以完全区别。考虑肠系膜平滑肌瘤。期待正确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0-7 07:20 | 只看该作者
1.病史:男,39岁;上腹部不适数月;体检左上腹部触及一包块;b超提示腹部包块,未定位、未定性;
2.影像表现:胃体至大弯侧见巨大软组织密度包块,密度不均,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动脉期病灶不规则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更明显,延迟期病灶双恢复为相对低密度改变。观察全程图片,感觉病灶于胃之间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肿块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胃在大部分层面表现的仅是胃的受压后形态的改变,而无明确局限性或者是广泛的胃壁的增厚。
3.考虑:肠系膜恶性占位,平滑肌瘤或肉瘤及淋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10-7 18:16 | 只看该作者
影像表现:平扫,腹腔内于肝,胃,脾和腹壁之间可见一较大肿块影,大部分边缘比较清晰,部分边界模糊尤其是与肝左叶,部分胃前壁和前腹壁的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病灶;周围脏器受压移位,胃向后右移位,胰腺和脾脏受压后移.肝方叶内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腹腔内未见明显的肿大的淋巴结.
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强化明显,但不均匀,同时肝左动脉迂曲扩张,肿瘤的包膜呈低密度不强化环形影
静脉期肿瘤的包膜强化明显与肝实质相近,而且与胃和腹壁的界限变得清晰,延时扫描包膜强化显得更加清晰
肝内病灶始终强化不明显;其他就简略不说了.
个人意见:外生性肝癌伴肝内转移(建议完善各项检查,期待结果)
讨论:定位上,首先在平扫上来源于肝,胃,腹壁都要考虑.但增强扫描定位比较明确些.依据1肝左动脉增粗迂曲
2包膜的强化特征及边缘情况,3肿瘤的三期强化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0-13 00:1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楼主的话“该肿块位于肝胃与脾之间,肿块体积大,密度不均,边缘光滑,其内可见坏死呈囊性,增强时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考虑肠系膜平滑肌瘤。”如果来源于肝脏的话,只能是肝脏左叶,而肝脏左叶还是比较完整的,来源于胃的话,与胃的边缘分界还是清楚,所以,我还是支持平滑肌肉瘤的诊断。而恶性间质瘤也不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7-3 07:43 | 只看该作者
持肿块来源于胃(平滑肌肉瘤)伴肝转移。期待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