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翁志蓬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104:纵隔占位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10-9 17:32 | 只看该作者
征象就不再说了.考虑左上纵隔胸腺瘤不排除恶变,脾及胸膜转移瘤.期待病理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10-9 19:45 | 只看该作者
左前上纵隔软组织密度肿块,其内见多个点状高密度钙化影,临近组织受压移位.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双肺内见结节影.脾脏内多发病灶,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考虑1侵袭性胸腺瘤
     2肺内转移瘤
     3脾脏淋巴瘤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0-9 21:2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回复:v0104:纵隔占位

就病灶本身征象看,象是良性病变,畸胎瘤可能性大!但结合肺内小结节影;左肾上腺钙化灶;应该考虑病灶转移,恶变可能。脾脏病灶不典型转移或脾脏原发灶(淋巴瘤,感染性病变)待鉴别。
等待楼主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0-9 22:27 | 只看该作者
左前中上纵隔可见边界较清楚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其内密度欠均匀,可见颗粒样钙化影。肿块最大层面位于主动脉弓水平,与周围大血管脂肪间隙尚存在,但与胸廓入口处的血管影分界不清楚,部分包绕在肿块内。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纵隔淋巴结不大。双肺近胸膜处可见多个略高密度结节 影。脾脏略有增大,其内可见多发低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呈边缘环状强化,中央强化不明显。左侧肾上腺体积略增大,内见一点状钙化影。
纵隔内肿块考虑畸胎瘤,恶性可能大
脾脏淋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0-10 00:5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

影像表现:
平扫:前中上纵隔偏左可见一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多发散在结节状,条状的钙化影,结节状的软组织影,以及散在的低密度影(不知道ct值是多少)边缘部分清晰,部分模糊纵隔胸膜侧,主动脉弓及主肺动脉侧边缘清晰,其余的边缘比较模糊,同时边缘模糊侧的总各器官周围的脂肪间隙消失,向下发展累及左房;双肺外围可见散在的结节影,脾脏可见多发散在的类圆形的低密度的边缘清晰的病灶。
增强扫描:纵隔肿块似乎没有明显的增强(从管理员提供的ct值看)但可以看出肿块向纵隔器官浸润的征象是明显的,部分脂肪间隙消失更加明确;脾脏的病变更加清晰而且强化不明显。
临床表现:男性,31岁。体检胸片发现纵隔占位。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心肺腹(-)。
个人的意见:畸胎瘤恶变伴多脏器转移
讨论:钙化上多见是胸腺瘤,畸胎瘤,胸内甲状腺肿。可以排除胸内甲状腺肿,因为与之不连续
      强化上

[本贴已被 liujf 于 2006-10-9 16:55:40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10-10 01:22 | 只看该作者
临床表现:男性,31岁。体检胸片发现纵隔占位。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心肺腹(-)
平扫:前中上纵隔偏左可见一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多发散在结节状,条状的钙化影,结节状的软组织影,以及散在的低密度影,部分模糊纵隔胸膜侧,主动脉弓及主肺动脉侧边缘清晰,其余的边缘比较模糊,同时边缘模糊侧的总各器官周围的脂肪间隙消失,向下发展累及左房;双肺外围可见散在的结节影,脾脏可见多发散在的类圆形的低密度的边缘清晰的病灶。
增强扫描:早期无明显增强,延迟后有轻度强化
考虑:1侵袭性胸腺瘤
     2肺内转移瘤
     3脾脏转移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0-10 01:47 | 只看该作者
征象不在类累述:
病灶位于左前上纵隔,呈混杂密度{软组织,少量脂肪?多发小点状钙化}以轻度强化类圆性软组织结节为主。
脾体积不大,脾内多发密度不均匀低密度区,部分有强化,部分低密度区内见更低密度。
右肺内和胸膜下见淡薄结节影。
首先从常见病和一元论考虑:左前上纵隔恶性占位伴右肺内和右侧胸膜下及脾内转移。
还有的战友提到胃壁有增厚,我认为给胃未完全充盈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10-10 01:50 | 只看该作者
站友们分析很多,不赘述!

主动脉弓左旁的病灶,在主动脉弓上层面与血管的关系是包埋,脾脏病变多发,且病灶性质类似,增强不强化。

我比较赞成一元论的观点:

上纵隔占位:恶性畸胎瘤、侵袭性胸腺瘤
脾:转移瘤
肺:转移瘤

期待病理的裁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10-10 05:07 | 只看该作者
好病例!我反复看了多遍。
右肺多个胸膜下微小结节灶;前纵隔可见多个类圆形大小不等的与大血管内血液呈相近密度的肿块影,可见病灶内部多发圆形钙化影;左侧肾上腺可见钙化密度影。
综上用一元论均考虑为结核,纵隔内的病变为多个未见明显融合倾向,且可见多发钙化影因此淋巴瘤、胸腺瘤及畸胎瘤均不能考虑,只有综合肺内及左侧肾上腺改变考虑为淋巴结结核比较合理。

脾脏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囊性密度灶,多期增强扫描均未见明显强化,考虑为脾结核或为多发的淋巴管囊肿可能大;肝内胆管结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0-11 04:05 | 只看该作者
病灶的特点肺内见典型转移性结节灶,说明原发病灶是恶性肿瘤:中上前纵隔偏左侧见边界较清楚多个软组织密度融合肿块影,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较多斑点状钙化影,与周围大血管脂肪间隙尚存在,与大血管面呈平坦征未见明显脂肪影,畸胎瘤与大血管接触面呈凸面,可排除畸胎瘤.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较明显强化改变.其中见血管通过病灶中心(1-6层),病灶之间包膜无强化,可说明病灶不是一个整体占位,一个整体占位血管被推移,不会通过病灶中心,证明病灶是一个融合肿块,此区融合肿块并见血管通过病灶中心恶性肿瘤病灶有:神经原性肿瘤,淋巴瘤.淋巴瘤少见多发钙化影,病灶包膜强化,呈莲蓬征,肺内侵犯呈斑片状,可排除.剩下恶性神经原性肿瘤(多斑点状钙化影):恶性神经鞘瘤.单独脾病变与淋巴血管瘤无法鉴别,结合肺内见典型转移性结节灶,考虑脾脏转移。左肾上腺及肝脏均见点状钙化,肾上腺没有原发性结核,是其余器官结核继发.左肾上腺及肝脏均见点状钙化,无法用一元论说明病灶性质.
诊断:1.中上前纵隔恶性神经鞘瘤肺.脾转移。2.左肾上腺及肝脏点状钙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