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曼一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5070:肝左外叶下段占结节请会诊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10-30 05:2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fnh,静脉期病灶密度迅速下降至等密度,不符合血管瘤快进慢出的基本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10-30 05:2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楼主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0-30 05:30 | 只看该作者
平扫等密度、动脉期高密度强化(密度高于肝实质)、门脉期等密度强化(与强化的肝实质密度一致)、延时期又能与肝实质相同密度。上述征象提示该肝段是一个正常的肝组织。
为什么在动脉期高密度强化?原因是迷走血供引发的肝脏异常灌注。可能是副胆囊静脉或迷走胃右静脉构成的迷走血供这些静脉引入含对比剂和血液进入肝窦均较门静脉早,故引发肝实质一过性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0-30 05:47 | 只看该作者
该病例还可以做一下放射性核素扫描,肝癌、肝血管瘤不是由正常的肝组织构成、不含有kupffer细胞,故没有示踪剂的浓聚、出现无浓聚区。肝腺瘤及局灶性结节增生由有正常肝组织,有kupffer细胞,故可见到示踪剂的浓聚,而肝腺瘤没有正常的胆管组织浓聚的示踪剂不能正常排泄,停留较久。局灶性结节增生在增强的ct上有一定的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0-30 05:48 | 只看该作者
平扫肝左叶等密度影,动脉期于肝左叶外侧段可见类圆形的高密度影,其强化密度与腹主动脉一致;静脉期病灶与肝脏实质呈等密度改变;肝内胆管未见扩张。
诊断意见:肝左叶动脉瘤。建议肝动脉dsa造影,明确诊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10-30 06:19 | 只看该作者
边界清楚的结节样肿块,早期增强明显,为富含血管.
本人考虑良性肿瘤--腺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0-30 06:22 | 只看该作者
请传完整图片,初步考虑:fnh,肯定不是典型血管瘤.肝癌待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06:23 | 只看该作者
少数肝癌有其它供血方式,只有了解它的供血方式才能全面认识肝癌的典型及不典型ct表现。下面抄一段许达生教授前几年的研究结果,供大家分析时参考。
    小肝癌shcc的血供与螺旋ct诊断
   shcc血供形式及其对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    肝动脉血供丰富的shcc
    这类shcc肝动脉血供丰富且多于正常肝,而门脉血供则少于正常肝(或无门脉血供)。这种血供形式是shcc的常见血供特点,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上,主要有3种表现:
(一)平扫低密度或等密度的shcc,动脉期强化为密度高于正常肝的高密度结节(说明肿瘤内肝动脉血供比正常肝多)。门脉期瘤灶密度降到低于正常肝(说明瘤内门脉血供少于正常肝)。因此,ct双期瘤灶强化表现符合shcc以肝动脉血供为主,门脉血供缺少的血供特点。
(二)平扫低密度的shcc,动脉期强化为密度等于肝,门脉期瘤灶密度又降到低于肝。这种shcc从平扫密度低于肝,到动脉期密度变为等于肝,说明瘤内肝动脉血供一定多于正常肝,否则瘤灶就不可能在动脉期强化为密度与肝等密度。门脉期瘤灶强化密度又降到低于肝,说明瘤内门脉血供少于正常肝。因此,ct双期强化表现也符合shcc的常见血供特点。
(三)平扫低密度的shcc,动脉期瘤体边缘呈密度高于肝的环形强化,环壁上可见高密度壁上结节。门脉期强化环及壁上结节密度降到低于肝。这种shcc肿瘤边缘部的血供也符合以肝动脉供血为主,缺少门脉供血的常见血供特点。
二.    肝动脉血供不足的shcc
    这类shcc的肝动脉和门脉血供都少于正常肝,临床上属于乏血供的shcc。本类血供形式的shcc,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上主要有2种表现:
(一)平扫低密度的shcc,增强后动脉期和门脉期瘤灶内虽都有轻度强化,但瘤内密度都仍低于正常肝。动脉期瘤灶有强化,说明瘤内存在肝动脉血供,但强化后瘤灶密度仍低于肝,又说明瘤内肝动脉血供确实较少。门脉期瘤灶低密度,说明瘤内门脉血供少于肝。因此,这种ct双期表现符合瘤内肝动脉和门脉血供都不足的血供形式。
(二)平扫等密度的shcc,增强后动脉期仍为等密度,门脉期瘤灶则呈低密度。在没有脂肪肝的情况下,平扫呈等密度的shcc,癌细胞大多数分化良好。增强后动脉期仍为等密度,说明这种shcc的肝动脉血供较少,供血量最多仅与正常肝相似。门脉期瘤灶呈低密度,说明瘤内缺少门脉血供,因此,上述ct表现也属于乏血供shcc的血供形式。
三.肝动脉和门脉双重血供的shcc
    这类shcc肝动脉血供和门脉血供都比较丰富,临床上大多数瘤灶内的肝动脉血供多于正常肝,而门脉血供则与正常肝相似。本类血供形式的shcc,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上主要有5种表现:
(一)平扫低密度的shcc,动脉期强化为高密度,门脉期降为等密度。这种shcc动脉期强化为高密度,说明瘤灶的肝动脉血供比正常肝多。门脉期瘤灶呈等密度说明瘤内存在较多的门脉血供,且供血量与正常肝相似。上述ct表现提示动、门脉双重血供的存在。
(二)平扫等密度的shcc,动脉期强化为高密度,门脉期降为等密度。这种shcc平扫呈等密度提示癌细胞分化较好。动脉期强化为高密度,说明瘤灶的肝动脉血供比正常肝多。门脉期瘤灶不降为低密度而保持等密度,说明瘤内门脉血供也较多,且供血量与正常肝相似。上述ct表现提示这种shcc存在动、门脉双重血供。
(三)平扫低密度的shcc,动脉期强化为等密度,门脉期瘤灶仍保持等密度。这种shcc动脉期瘤体能从平扫的低密度强化为等密度,说明瘤内的肝动脉血供一定比正常肝多。而门脉期瘤灶仍保持等密度,则说明瘤内也有与正常肝相似的门脉血供存在。因此,上述ct双期强化表现,提示这种shcc也属于动、门脉双重血供。
(四)平扫低密度的shcc,动脉期瘤灶强化为高密度,门脉期瘤灶边缘出现密度高于肝的环形强化,与此同时,原来动脉期高密度强化的瘤体密度则降为低密度。这种shcc动脉期瘤灶高密度,说明肝动脉血供丰富。门脉期边缘出现环形高密度强化,说明shcc边缘部门脉血供比正常肝丰富。因此,ct表现提示肿瘤存在动、门脉双重血供。由于门脉期瘤体密度从动脉期的高于肝速降到低于肝,说明瘤体本身仍具备肝动脉血供多于正常肝,门脉血供少于正常的shcc血供特点,故shcc的定性诊断比较明确。
(五)平扫低密度的shcc,动脉期和门脉期都见肿瘤周边出现密度高于肝的环形强化,瘤体中央部仅轻度强化,密度仍低于肝或等于肝。这种shcc动、门脉双期肿瘤边缘部都呈高密度环形强化,说明肿瘤边缘部存在丰富的肝动脉和门脉双重血供。
四.门脉血供丰富的shcc
    这类shcc病理上癌细胞分化良好,故平扫呈等密度。由于门脉血供丰富,且与肝的门脉血供量相似,而肝动脉血供也与正常肝无大差异,故增强后动脉期和门脉期瘤灶都保持与正常肝等密度。因此,本类shcc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上尚无法检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06:2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摘自雷剑等的文章.
二、鉴别诊断
1.肝细胞肝癌(hcc):hcc与fnh均为富血供肿块,常易误诊。①增强扫描特征:hcc为“快进快出”,即动脉期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多迅速降低为低密度;而fnh为“快进稍慢出”,即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为等密度。从强化的程度对比,hcc在动脉期强化不如fnh明显和均匀一致;而fnh则在动脉期快速和显著强化。②从病灶中心密度看, hcc 可因病灶中央坏死,强化后呈明显低密度,ct值多数是液性密度,虽然不规则但不呈“车辐状”或“星状”,延迟扫描不强化;而fnh中间瘢痕呈“车辐状”或“星状”,其ct值是实质性的往往大于30hu,延迟期强化是其特征。③若少数病例影像鉴别困难时,结合临床有无乙肝、肝硬化或体重下降等病史,以及afp检查,有鉴别意义。
2.肝血管瘤:典型肝血管瘤强化特点是“慢进慢出”,强化从边缘开始,随着延迟强化向中央扩散,与fnh有明显区别,较小的血管瘤可表现为动脉期均匀强化,一直延续到延迟期,与fnh难以鉴别,mri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3.肝腺瘤:比fnh更为少见,好发于育龄期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者,亦为富血供病变,但无肿块内中央瘢痕在延迟期强化的特征。因肝腺瘤有出血和恶变倾向,肿块内有出血者,结合临床病史可提示诊断,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综上所述,多期ct增强扫描技术是评价fnh理想的影像学方法,多层螺旋ct快速扫描克服了普通ct和单排螺旋ct扫描速度慢的缺陷,真正意义上实现多期ct增强扫描并进行动态观察;多层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mpr有助于病变及瘢痕的显示,而显示病灶异常增粗的供血肝动脉则以vr为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0-30 06:39 | 只看该作者
1、病灶突向肝外生长。
2、于平扫、门脉期、延迟扫描均呈等密度影;只在增强动脉明显强化改变,提示病灶为肝动脉供血的富血管性病变,且符合“快进快出”强化特点。
3、强化的病灶内部结构呈“车轮状或放射状”改变。
4、患者年龄24岁为青年,外伤后意外发现该病灶。
根据以上本人考虑为:早期纤维板层型肝癌可能。
建议进一步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