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realzy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享:医学影像学WORD版本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0 03:39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篇  中枢神经系统与头颈部
第十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脑
一、检查技术
l.颅骨平片 常用后前位和侧位。方法简单、经济、无创伤。
  2.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是将有机碘对比剂引入脑血管显示脑血管的方法,包括颈动脉造影(carotid arteriography)和椎动脉造影(vertebral arterlography)。常用dsa技术,分别摄取脑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窦期图像。
    3.脑ct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和特殊成像。
    (1)平扫:横断面扫描为主,头部固定,以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孔中心)为基线依次向上扫描8~10层,层厚10mm。检查后颅窝则取与眦耳线成20°角。有时加扫冠状面。
    (2)增强 ct:经静脉注入有机碘对比剂后再行扫描。按公斤体重 60%泛影葡胺 1.5ml~ 2ml计算,静脉内推注或滴注。增强后病灶常显示更清楚,可显示出平扫未显示的病灶。碘过敏者不宜行增强 ct检查。
    (3)cta:静脉团注有机碘对比剂后,当对比剂流经脑血管时进行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
    (4)ct灌注成像:快速静脉团注有机碘对比剂后,在对比剂首次通过受检脑组织时进行快速动态扫描,并重建脑实质血流灌注图像。它反映脑实质的微循环和血流灌注情况。
    4.脑 mri 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和特殊成像。
     (1)平扫mri:常规采用横断面扫描,依病变部位再选择冠状面或(和)矢状面扫描。一般层厚5mm~10mm,薄层用 2mm~5mm。常用 se序列 t1wi和t2wi。
     (2)增强 mri:对比剂用 gd-dtpa,按公斤体重 0.lmmol~0.2mmol计算。增强扫描病灶显示更清楚,并可显示平扫未能显示的细小和多发病灶,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鉴别病变与水肿、肿瘤术后复发与术后改变等。
     (3)mra: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显示颅内大血管,是唯一成熟的无创性脑血管成像技术。 常用 tof法和 pc法。
     (4)功能性mri:利用mr成像技术反映脑的生理过程和物质代谢等功能变化。主要包括:mr扩散成像,反映水分子的扩散速度,主要用于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mr灌注成像,反映脑组织微循环的分布和血流灌注,主要用于脑血管性疾病及肿瘤良恶性鉴别;mr波谱分析,主要有1h、31p等的波谱分析,用于脑组织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脑功能成像,用于研究脑皮层活动的功能定位,已初步应用于临床。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1.颅骨平片 正常颅骨平片表现,因个体、性别和年龄而异。颅板分内板、外板和板障。 内、外板呈高密度线形影,板障居中,密度较低。颅板厚度因年龄和部位而不同。颅缝包括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呈锯齿形透亮影。颅缝内可有缝间骨。侧位上可显示蝶鞍的形态、大小及结构。其正常前后径平均11.5mm,深径平均9.5mm,形状分为椭圆形、扁平形和圆形。后前位上,内耳道显示在眼眶内,两侧对称,宽径不超过10mm,两侧相差不超过0.5mm。生理性钙化主要有松果体、大脑镰、床突间韧带和脉络膜丛等部位钙化。生理性钙化的移位仅对颅内占位病变起提示作用。
    2.脑dsa 颈内动脉经颅底人颅后,先后发出眼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终支为大脑前、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主要分支依次是额极动脉、胼缘动脉、胼周动脉等;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依次是额顶升支、顶后支、角回支和颞后支等。这些分支血管多相互重叠,结合正侧位造影片容易辨认。正常脑动脉走行迂曲、自然,由近及远逐渐分支、变细,管壁光滑,分布均匀,各分支走行较为恒定。
3.脑ct
(1)颅骨及空腔:颅骨为高密度,颅底层面可见低密度的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等。鼻窦及乳突内气体呈低密度。
(2)脑实质:分大脑额、颞、顶、枕叶及小脑、脑干。皮质密度略高于髓质,分界清楚。大脑深部的灰质核团密度与皮质相近,在髓质的对比下显示清楚。尾状核头部位于侧脑室前角外侧,体部沿丘脑和侧脑室体部之间向后下走行。丘脑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豆状核位于尾状核与丘脑的外侧,呈楔形,自内而外分为苍白球和壳核。苍白球可钙化,呈高密度。豆状核外侧近岛叶皮层下的带状灰质为屏状核。尾状核、丘脑和豆状核之间的带状白质结构为内囊,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的带状白质结构为外囊。
(3)脑室系统:包括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含脑脊液,为均匀水样低密度。双侧侧脑室对称,分为体部、三角部和前角、后角、下角。
(4)蛛网膜下腔:包括脑沟、脑裂和脑池,充以脑脊液,呈均匀水样低密度。脑池主要有鞍上池、环池、桥小脑角池、枕大池、外侧裂池和大脑纵裂池等。其中鞍上池为蝶鞍上方的星状低密度区,多呈五角或六角形。
(5)增强扫描:正常脑实质仅轻度强化,血管结构直接强化,垂体、松果体及硬膜明显强化。
    4.脑mri
(1)脑实质:脑髓质比皮质氢质子数目少,其 t1和t2值较短,故了t1wi脑髓质信号稍高于皮质,t2wi则稍低于皮质。脑内灰质核团的信号与皮质相似。
(2)含脑脊液结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含脑脊液,信号均匀,t1wi为低信号,t2w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0 03:4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本人收集的医学影像学word版本,非常实用的,又很方便,不需要任何打开软件,支持的过来顶一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1-30 15:0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1-30 17:18 | 只看该作者
天拉,你是怎么弄上去的.佩服,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1-30 17:4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加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11-30 18:45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2-1 05:41 | 只看该作者
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12-1 05:41 | 只看该作者
天啦,辛苦你了,楼主能否改成直接下载就好了。或者管理帮忙给改成下载文件,这样头都晕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12-1 1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2-1 22: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