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col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脑部] CT00082:颅内占位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2-6 03:21 | 只看该作者

等待

在下和colo医师是同事,这个病人已手术,有手术病理结果。
欢迎诸位老师参与讨论。/欢迎   /加油

[本贴已被 zyx_jmh 于 2004-2-5 19:22:13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2-6 04:08 | 只看该作者
同意胶质瘤诊断,ⅲ~ⅳ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2-6 04:25 | 只看该作者
右侧顶叶深部边缘不规则等密度肿块,其内见一小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肿块强化明显,部分侵入侧脑室,周围水肿明显.符合脑部淋巴瘤改变.胶质瘤不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2-6 05:45 | 只看该作者
定位于脑室外看来已无异议了,定性方面也多倾向于恶性肿瘤,具体诊断,淋巴瘤应该放在首位,胶质瘤与转移瘤其次。因为淋巴瘤好发于深部脑实质,平扫为等或稍高密度,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密度较均匀,周围水肿轻或中度,与本例比较符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2-6 07:35 | 只看该作者
病变的特点:
    累及中线部位及右侧顶叶的实性肿瘤,可以理解为侵润性生长,周围水肿明显顶叶呈指状,为“小瘤大水肿”。
    一般认为,恶性度高的肿瘤以及肿瘤压迫静脉窦时水肿较明显,后者见于大水肿的脑膜瘤,而此例实性肿瘤与大脑镰无联系,基本排除大水肿的脑膜瘤,那么此肿瘤定性高度怀疑前者——恶性度高的肿瘤。
    胶质瘤(当然也包括室管膜瘤在内),尤其是3-4级的星形细胞瘤会有累及中线、侵润生长、小瘤大水肿的特点,但是转移瘤和恶性淋巴瘤也会有此特点。因此仅凭此尚不能鉴别三者。
    下面咱们试着用其他的角度来尽量鉴别:
    1、胶质瘤为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其中星形细胞瘤占70%,可发生在脑各部,成人75.7%发生在幕下,最常见为顶叶。成人中有作者统计多见于中青年。此患者从年龄、部位、病灶的特点、发生率来讲都符合且首当其冲的!
    2、转移瘤瘤周明显水肿是转移瘤的一个显著特征,故不乏有人考虑,它占颅内肿瘤的3-10%,中老年多见,它多发生于幕上,常见于大脑中动脉的皮层和皮层下,多发者占60-85%,可见单发者很少,多为肺癌转移,此病例年龄偏轻,病灶单发,肺无异常,暂不考虑。
    3、恶性淋巴瘤仅占颅内肿瘤的0.8-1.5%,但随着aids和免役缺陷及免役抑制患者的增多,本病发生率有快速增加的趋势,好发年龄在40-60岁,常见于中线部位,如胼胝体、基底节、室旁白质。有侵袭的特征,这个病理还的确有其支持的地方,不知有没有aids和免役缺陷及免役抑制史。
    下面再从实性部分的内部及强化角度鉴别:
     病灶明显略不均强化,强化ct差大于20hu,其内见点壮坏死灶,仍然符合胶质瘤,恶性淋巴瘤肿瘤常均匀强化,有时可沿室管膜下播散,强化要比胶质瘤更明显,很少中间有坏死,转移单发一般体积较大,瘤内出血坏死区域也大,常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
     从大家的角度:
     1、第一诊断为转移瘤者3人。
     2、第一诊断为胶质瘤者6人。
     3、第一诊断为恶性淋巴瘤者为2人。
     综上所述,本人分析和众望所归基本相符:胶质瘤!
     恶性淋巴溜不能忽略,有时病理结果奇怪的让你超忽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4-2-6 20:35 |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诸多高手来参与讨论。我看了很有受益。
希望能看到多(听禅观竹等)的诊断意见。
代colo医师回答两个问题:1、我们地区以前确实是血吸虫疫区,但现在已无新发病例。2、患者非aids病人,无免疫缺陷,无免疫抑制剂使用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2-7 00:23 | 只看该作者
请上传病理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2-7 03:35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考虑转移瘤,胶质瘤次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2-7 03:40 | 只看该作者
最好不要着急上传病理结果,让大家在讨论讨论,是否还有不同的新颖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2-7 04:45 | 只看该作者
肿块明显强化,有坏死囊变,指状及大片状水肿,符合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瘤,但患者的病史不支持转移瘤。而淋巴瘤极少发生坏死。我考虑胶质母细胞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