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shulong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1430:右侧茎突过长?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4 04:08 | 只看该作者
侧位显示最佳可惜片子没能显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4 05:37 | 只看该作者
好象是一样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4 05:47 | 只看该作者
正常人茎突有较大差异,较长不一定引起咽部症状。茎突形态异常的意义应结合临床症状来评定。可能引起症状而较有意义的茎突异常有:1 过长 2 增粗 3 弯曲。本例应为右侧茎突过长且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4 06:15 | 只看该作者
右侧茎突过长且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6:5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茎突过长症

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亦称茎突过长症,它是由于茎突过长、走行夹角、向内偏大而压迫颈内动脉或压迫邻近的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而致的颈部痛、扁桃体异物感等一组症候群。因此清晰显示茎突长度及方向对该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1、茎突解剖 茎突为颞骨的一部分,为颞骨前下方的一个棒状骨质,位于鼓部下方,乳突尖、茎乳孔的前面。是有上、下两个骨化中心骨化而成,至中年后两个骨化中心完全融合骨化为茎突。根据融合发育不同情况将茎突形态分为:①完整型;②分节型;③发育不良型;④未发育型。茎突走行方向为向前向内。
    另外茎突是舌骨链的一部分,它来自reichert软骨的经二支弓部,有4个分开的胚胎部分:(1)鼓舌部;(2)茎舌部;(3)角舌部;(4)舌骨下部。茎突起于颞骨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圆柱状,远端伸向内、前下方,自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多数较直,少数可有弯曲,正常人茎突长度差异较大。正常茎突平均长度为2.5cm。
   2、茎突过长的原因  茎突过长的原因可能为:(1)胚胎时期上述4个胚胎部分连接的异常骨化;(2)茎突的一部分发育成茎突舌骨韧带,若有额外的骨化中心,或韧带部分骨化,可使茎突过长。
    3、 普通x线摄影方法 分别行正侧位拍片。①正位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稍后仰,听鼻线垂直于暗盒,患者尽量张口,中心线对准鼻尖射入。② 侧位 患者俯卧,面部转向对侧,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检侧外耳孔置于胶片中心。下颌前伸反咬颌状,加大下颌与颈部间夹角,中心线向头侧倾斜l0。经对侧外耳孔下方3cm处射入。
    4 影像学诊断 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手段不同,茎突影像表现也不同。普通侧位片茎突显示于①张口位,位于下颌角切迹上方;②反咬颌位显示于外耳孔下方,颈椎与下颌支之间,向前走行。茎突cr体层摄影:正位片应和颈椎齿状突在同一层面显示。茎突测量①长度:以每侧茎突的基底部为起点,至末端的直线距离即为其长度。有放大者需减去放大值。左右分别测量;②与矢状面夹角:正位片上测量,茎突长轴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③与冠状面夹角:侧位片上的测量,茎突长轴与冠状面夹角即为之。
   诊断要点①长度:根据国外颅骨测量的资料,正常茎突长度在2.5 以内,超过2.5 cm则诊断为过长。通过测量我们认为其长度应为不超过c2椎体水平 ;② 方向:与冠状面夹角左20.1。、右19.9。;与矢状面夹角左17.4。,右18.1。③ 其他:茎突影像学应注意与钙化的茎突韧带(茎突舌骨韧带、茎突下颌韧带)及周围骨性结构的鉴别。茎突由软骨内上下两个骨化中心骨化而成,至中年才完全融合一体。影像学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骨性结构,而其周围韧带的钙化为后天性,密度不均、边缘粗糙或呈细条索状,也可为外周密度高、中央密度低。个别病例茎突鞘发育过长过尖,在平片上表现为细锥骨性密度影,其末端与茎突根相距仅3mm,较茎突影像更易引起注意,易与茎突相混,应特别加以鉴别。茎突过长一般行手术切除。
   5、茎突x线平片的局限性 茎突x线平片不能清晰显示茎突的根部,且有放大现象,使得茎突长度测量的准确性受到限制,所有这些给临床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带来了一定困难,特别是对拟手术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螺旋ct的茎突ssd图像重建中选择适当的阈值,除去茎突周围组织影像干扰,只保留茎突影像,立体显示茎突长度、粗细和方向,既能显示茎突本身,又能显示茎突舌骨韧带的钙化。利用多平面、多角度旋转技术可清晰观察茎突过长的立体解剖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手术径路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正常人茎突大小、形状、粗细、走行方位个体间差异大,而茎突过长不一定引起临床症状,因此在诊断本病时,应首先在临床上排除颈椎病及鼻窦疾病后,再结合本症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注:有的论文认为茎突长度超过3 cm诊断为过
长。                                                             摘自期刊,仅供参考 20070113整理


[本贴已被 shulongd 于 2007-1-14 8:57:00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9-19 04: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9-21 04:46 | 只看该作者
多层螺旋ct,然后三维重建,测量茎突长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10-27 06:06 | 只看该作者
xie xie louzh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10-29 05:25 | 只看该作者
侧位片及正位片都见茎突超过枢椎横突孔下缘,提示茎突过长(茎突综合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0-31 15:4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摄茎突片进行测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