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老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167(CT):(胃重复畸形)老H-佳片有约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15 18:31 | 只看该作者
左肾上腺区类圆形等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无强化.体检发现,临床无症状,化验指数正常,考虑:1.定位在肾上腺,无功能肾上腺皮质腺瘤.2.定位在肾上腺以外,巨淋巴结?
期待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15 2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看了老h的回帖:否定了肾上腺占位的诊断!
定位病灶在左侧肾上腺区:①肾上腺占位;或 ②腹膜后占位;
病灶影像表现:
①类圆形病灶;
②边界清楚光滑清楚;
③软组织密度影,密度高于平扫的肾脏,稍低于或等于脾脏密度;
④密度均匀,内未见坏死囊变、钙化和脂肪;
⑤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

既然老h否定了肾上腺占位的诊断,那么只考虑腹膜后病变了!
女,21岁,体检发现病变。患者血生化全套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血压正常,大小便检查未见异常。

腹膜后病变:
1、腹膜后炎性病变(脓肿、结核),根据病史和影像表现可以排除!

2、腹膜后囊肿排除!

3、腹膜后肿瘤:
①间叶组织肿瘤,待排!
②尿生殖源性肿瘤(中肾瘤、苗勒氏瘤)多见于肾脏下方或前下方,排除!
③神经源肿瘤,待排!
④生殖细胞源肿瘤,根据影像表现可以排除!
⑤腹膜后淋巴瘤,结合病史和影像表现可以排除!
⑥腹膜后转移瘤,排除!
⑦巨淋巴结增生,待排!

病变只有间叶组织肿瘤、神经源肿瘤和巨淋巴结增生的可能了!

1、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病变常常明显强化,可能性极小,不排除吧!

2、腹膜后神经源肿瘤,包括
①神经鞘源性肿瘤
②交感神经源肿瘤:节细胞瘤(可能!)、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可能!)、神经母细胞瘤(排除!)。

3、间叶组织肿瘤:
根据临床病史和影像表现:纤维瘤、平滑肌瘤可能!

综上分析:
左肾上腺区占位病灶,腹膜后肿瘤可能性大;
①腹膜后神经源肿瘤(神经鞘源性肿瘤?交感神经源肿瘤(节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②间叶组织肿瘤(纤维瘤?平滑肌瘤可能?)?
③腹膜后巨淋巴结增生?

[本贴已被 pp 于 2007-1-15 13:00:12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16 0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167(ct):老h-佳片有约(期待分析讨论)


以腹膜后良性肿瘤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6 04:44 | 只看该作者
此患者门诊ct诊断为腹膜后肾上腺区占位,被泌尿外科收住入院,行腹膜后径路--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进入腹膜后腔后,发现两侧肾上腺大小形态正常,腹膜后未见肿块,左侧肾上腺区肾前筋膜轻度受压,肿块位于腹膜腔内,故停止手术,术中请普外科医生会诊,重新改变手术方式摘除肿块,肿块性质如何,请大家继续分析讨论,此病例相当有意思,对此部位病灶---定位、定性多值得影象科医师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16 0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167(ct):老h-佳片有约(期待分析讨论)

以下是引用老h在2007-1-15 20:44:00的发言:[br]此患者门诊ct诊断为腹膜后肾上腺区占位,被泌尿外科收住入院,行腹膜后径路--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进入腹膜后腔后,发现两侧肾上腺大小形态正常,腹膜后未见肿块,左侧肾上腺区肾前筋膜轻度受压,肿块位于腹膜腔内,故停止手术,术中请普外科医生会诊,重新改变手术方式摘除肿块,肿块性质如何,请大家继续分析讨论,此病例相当有意思,对此部位病灶---定位、定性多值得影象科医师探讨。


这个病例的病灶位于脾静脉后方,从解剖上定位应该是后腹膜腔,因为胰腺就是间位器官,胰腺后方的特别是脾静脉后方一个是腹膜后,为什么腹腔镜进入腹膜后腔后没有看到病灶? 没有遇见这种情况,敬请解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1-16 17: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167(ct):老h-佳片有约(期待分析讨论)

以下是引用老h在2007-1-15 20:44:00的发言:[br]此患者门诊ct诊断为腹膜后肾上腺区占位,被泌尿外科收住入院,行腹膜后径路--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进入腹膜后腔后,发现两侧肾上腺大小形态正常,腹膜后未见肿块,左侧肾上腺区肾前筋膜轻度受压,肿块位于腹膜腔内,故停止手术,术中请普外科医生会诊,重新改变手术方式摘除肿块,肿块性质如何,请大家继续分析讨论,此病例相当有意思,对此部位病灶---定位、定性多值得影象科医师探讨。


从影像角度(断面解剖)来看,肿块应在腹膜后,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在腹腔内?敬请楼主赐教。
肿块性质考虑淋巴管囊肿或神经源性肿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1-17 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小网膜病变,小网膜囊肿?腹膜间皮瘤往往有强化!
病灶与胃壁关系不太密切啊!不会来源于胃后壁的占位,不会是间质瘤吧?

[本贴已被 pp 于 2007-1-17 13:18:28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1-18 06:33 | 只看该作者
那就猜个来源于胃的间质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23:30 | 只看该作者
此病人术中见肿块与胃体后壁相贴
病理证实为:胃重复畸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19 04:10 | 只看该作者

胃重复畸形相关文献

胃肠道重复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其中45%的重复畸形发生于回盲部,包括阑尾,而胃的重复畸形则是其中最少见的一种,仅占3.8%-5.0% 。胃重复畸形多见于小儿,其表现为囊性肿块,出生时体检通常肿块较小,以后由于分泌物聚集而逐渐增大,大多数发生于胃大弯侧,偏向幽门部,位于胃与横结肠之间。〔李小松(1999年4期实用临床儿科杂志)报道一例10x10cm大小胃重复畸形囊肿位于小网膜内。〕重复胃与正常胃壁共用平滑肌层和胃网膜血管,并可与正常胃腔相通。重复胃腔内可出现胃黏膜、肠黏膜,其内出现异位胰腺组织也曾有报道 。另有报道称重复胃腔可以发生癌变。胃重复畸形可并发食管、小肠、十二指肠重复畸形,也可并发其他先天性畸形, 如呼吸系统异常等, 其病因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论。

    胃重复畸形均紧密附着于胃壁的某一侧,大弯侧多于小弯侧畸形可分为管状型、球状型(囊状型) 及憩室型3 种。由于囊肿与胃腔不通,胃粘膜分泌液体可使囊肿增大,久之会发生溃疡,或出现梗阻。病理组织学检查囊壁均含有胃粘膜上皮及平滑肌纤维组织结构。


胃重复畸形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
(1) 重复胃腔内异位黏膜所引起的相关病变。若重复胃腔内为异位胃黏膜,有时可见消化性溃疡及胃出血,而异位胰腺组织并发胰腺炎也曾有报道。
(2) 重复胃腔所引起的压迫症状,如肠梗阻等,其本身也可穿孔。重复胃畸形最常见的体征是触及腹部肿块。

    腹部x线平片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偶尔,胃肠道造影可见重复的胃腔内充填对比剂,但大多数情况下仅显示为肠道外压迹。超声和ct检查可发现位于胃肠道腔内、壁内或腔外邻近部位的囊性肿块,单房或多房,与所附着的消化管壁相连,囊壁厚,光滑,界限清晰,并多有钙化,增强扫描囊壁可有强化。99tc 可检出重复胃腔内的异位胃黏膜。

      胃重复畸形的鉴别诊断包括肠系膜囊肿、胰腺假性囊肿、大网膜囊肿等。大部分胃重复畸形的最终诊断方法为剖腹探查。

资料来源:
①杨文洁、管永靖、潘自来、陈克敏。成人胃重复畸形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 年第24 卷第5期
②夏有恒、姜涛、陈学忠、韩兴华。成人胃重复畸形五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5月第17卷第5 期

[本贴已被 pp 于 2007-1-18 20:11:38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