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曼一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1722:小儿钡灌肠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3-7 06:48 | 只看该作者
乙状结肠冗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06:5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下午做的,同事亲戚的小孩,生理盐水稀钡,做前不做肠道准备,当中未见狭窄段婴幼儿似乎乙状结肠可较长,和成人的比例不同,回肠未见显影,感觉整条大肠较正常的要长,尤其表现在升结肠和乙状结肠。做后想尽可能多抽些造影剂出来,未成功,导管堵塞。已交替明天晚上前来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3-7 07:28 | 只看该作者
7楼的讲得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3-7 08:20 | 只看该作者
乙状结肠冗长,巨结肠不能排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3-7 15:20 | 只看该作者
考虑先天性巨结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3-7 15:37 | 只看该作者
1、乙状结肠冗长
2、因该加拍个侧位片,巨结肠不能排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3-7 17:11 | 只看该作者
婴儿巨结肠有时确实不好诊断,主要是结肠扩张不明显。结合临床应该考虑巨结肠,因为婴儿排便稀便,喝奶的情况下即使结肠过长也不一定出现排便少的现象。片子上看,直肠较宽,如果直肠乙状结肠末端宽度大于其他部分应该考虑巨结肠,其次如若肠管内粪便较多也支持诊断。建议:1、测量肛门压力2、临床查体,用手指插入肛门,抽出手后内容物次出来,说明压力高,支持诊断。另外,有时患儿腹胀或长时间未排便时不洗肠做灌肠透视,效果更好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3-7 18:18 | 只看该作者
乙状结肠冗长症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往往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因此在诊治小儿慢性便秘患儿时应予注意。并注意与生成生巨结肠症、特发性巨结肠、继发性巨结肠、习惯性便秘、内分泌障碍等疾病鉴别。先天性巨结肠发病年龄较小,出生后有胎粪排出延迟,继而出现便秘,其主要症状是顽固性便秘并进行性加重,伴腹胀、食欲差、贫血、发育欠佳。特发性巨结肠常于2岁以后发病,为间歇性便秘,便秘程度轻。习惯性便秘患儿经改变生活规律,培养定时排便后症状改善。内分泌障碍患儿有全身性疾病的症状,如血钙增高,神经肌肉的应激性降低,肌张力低下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3-7 21:26 | 只看该作者
乙状结肠冗长,巨结肠不能排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3-8 08:00 | 只看该作者
未除先天性巨结肠,建议1-2岁复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