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32881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0758:[讨论]左上腹部占位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11-18 04:10 | 只看该作者
作个mpr吧,有助于定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8 0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758:[讨论]左上腹部占位

注意点:
1.胰腺-肿瘤界面   

2.肝脏血管瘤?   


3.肝脏转移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11-18 04:28 | 只看该作者
考虑来源于胃壁的外生型恶性肿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11-18 05:07 | 只看该作者
腹腔内见不规则软组织块影,与胃大弯广基底接触,胰腺尾部与肿块接触密切。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肝右叶上段见一低密度灶,强化明显、均匀。肿块强化均匀,其内见多个低密度坏死灶,脾脏未见明显受侵。考虑1、胃大弯侧平滑肌瘤(肉瘤不能除外);2、肝右叶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11-18 05:57 | 只看该作者
胃平滑肌肉瘤?淋巴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4-11-18 0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758:[讨论]左上腹部占位

感谢楼主提供了这样的经典病例!!谢谢!!![emb25][emb25]

[本贴已被 pp 于 2004-11-17 22:09:38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11-18 0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758:[讨论]左上腹部占位

定位:腹膜后肾脏前间隙病变,胰尾肿瘤。理由:正常胰尾与病灶交界呈杯口样扩大,肿瘤与脾脏动脉静脉推移关系判断。



定性:首先考虑胰尾的实性乳头状上皮肿瘤,其次考虑胰尾的囊腺癌。理由:女性患者50岁。胰尾囊实性占位,有完整的包膜。动脉期病灶不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实性病灶轻中度强化,囊性病灶不强化。病灶边界清楚,不侵犯周围脏器及大血管。肝脏多发的病灶与胰尾病灶呈同步强化,考虑系转移灶。但s7病灶有点像不典型肝血管瘤改变。
     胰岛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瘤动脉期有明显强化,胰腺癌的生长方式不同,故暂时不考虑。[emb14][emb14]

[本贴已被 pp 于 2004-11-17 22:14:12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11-18 0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肝脏多发性血管瘤是无异议。
讨论的焦点是胃-胰-脾三角区巨大肿块的定位、定性诊断问题。
   影像特点:从楼主上传的系列增强图像观察肿块的强化不但没有随时间延长而减退,反而逐渐增强(与脾脏密度相近,原来平扫比脾脏低),说明是血供十分丰富。
   定位:与脾脏有明显的界限,中间隔有迂曲的脾静脉,故不考虑来源脾脏;胰腺与肿块之间有明显挤压改变,表现胰体部“喇叭口”样,肿块夹在胰腺组织与脾静脉之间,提示肿块与胰腺关系密切,来源于胰腺可能性大;虽然肿块于胃底之间始终没有境,但如果是胃肿块的话,胰腺就不会是被挤撑开来表现喇叭口样,而是位于肿块的后方向后挤压,和脾静脉一起向后移位,所以不考虑来源于胃的肿瘤。
   定性诊断:较为困难,我考虑是否为胰腺内分泌肿瘤,常见的有胰岛细胞瘤和胃泌素瘤,胰岛细胞瘤该病例临床不符合,没有这方面的病史和表现,故不考虑。胃泌素瘤绝大多数均为多血管性肿瘤,增强后高于胰腺组织,并且强化时间持续时间较长,临床上常常合并消化道出血,该病人这几点都符合,所以胰腺内分泌肿瘤(胃泌素瘤)应该考虑。

[本贴已被 听蝉观竹 于 2004-11-18 0:09:14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11-18 0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ct758:[讨论]左上腹部占位

以下是引用wxy7406在2004-11-17 21:07:09的发言:[br]腹腔内见不规则软组织块影,与胃大弯广基底接触,胰腺尾部与肿块接触密切。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肝右叶上段见一低密度灶,强化明显、均匀。肿块强化均匀,其内见多个低密度坏死灶,脾脏未见明显受侵。考虑1、胃大弯侧平滑肌瘤(肉瘤不能除外);2、肝右叶血管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11-18 06:41 | 只看该作者
左上腹巨大囊实性肿块,考虑恶性肿瘤 ,来自于腺尾部的囊腺癌可能性大,侵犯胃体部后壁。压迫相应大血管,但求见明显癌栓形成。伴肝内多发富血供转移性肿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