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ynyjy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生职称晋级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00:36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全继委发(2001)第02号]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会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和一级防保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10分。两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实行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授予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卫生部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 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公布的项目。
                (2)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项目。
                (3)  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均属于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
                 3.上述1、2中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5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写出综述,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3.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
                          国外刊物                10—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
                          统一刊号(gn)的刊物          6—4学分
                          省级刊物                 5—3学分
                          地(市)刊物               4—2学分
                          内部刊物               2—1学分
                  4.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              课题组成员排序(余类推)
                                            1  2  3  4  5
                   国家级课题             10  9  8  7  6学分
                     省、部级课题         8  7  6  5  4学分
                     市、厅级课题           6  5  4  3  2学分
                    5.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6.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7.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8.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9均由单位主管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审查给分。
         (三) 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授予按该项目所属等级及规定的学分数办理;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脚本,按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所属级别授予标准记分。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ⅱ类学分授予的具体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8:35 | 只看该作者

医生职称晋级

维普期刊查询网址
http://www.cqvip.com/qk/60066a/



[本贴已被 ynyjyh 于 2007-8-14 11:27:20 修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9:29 | 只看该作者
腹部外科病历
  1.现病史
  (1)对腹痛病人必须鉴别有无外科急腹症存在,包括出血、感染、梗阴、脏器破裂等情况;腹痛发生的时间、发病诱因和缓急,疼痛部位、性质(阵发性或持续性、锐痛、钝痛、绞痛、放射痛)、程度和缓解因素,有无转移性疼痛;有无呕吐及其与疼痛的关系,呕吐物的性质和气味;有无食欲不振、恶心、暖气、反酸、腹胀、腹泻、便秘、黄疸、排尿异常、血尿等;注意腹痛与发热的关系及疼痛与月经的关系。
  (2)呕血和便血:颜色、性状、数量,有无伴发全身症状。
  (3)肿块:发现时间,持续存在或间歇出现,部位、质地、形状、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疼痛及移动性,有无其他伴发症状(消瘦、乏力、贫血、发热、腹痛、黄疸、排尿异常、血尿、便血、便秘和阴道出血等)。
  2.过去史
  有无结核病、药物过敏或手术史(手术名称及术后恢复情况),既往有无类似症状及其治疗情况,有无心脏、肾脏、肝脏病和肠寄生虫病史。
  3.个人史
  有无烟洒嗜好及其程度等。
  4.家族史
  有无肿瘤及家族遗传性疾病。
  5.体格检查
  (1)腹部的四诊(视、触、叩、听)检查。
  (2)腹部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质地、表面情况、边界、移动度、压痛和搏动,与邻近脏器的关系。
  (3)肛门指检:注明体位并以时钟定位法记录病变位置和状况,注意指套有无染血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22:36 | 只看该作者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有何异同?
自《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 年 10 月 第 22 卷 第 20 期


   摘 要: 如何在众多科技期刊中选出既是相关专业又能得到公认的期刊是许多科技工作者所关心的事情,《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总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所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源期刊表常是我国作者发表论文的选刊标准.两种期刊表既有关联,又有区别.2000年《总览》收录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生物科学类38种,医药卫生类183种(包括医药学院校学报17种),去除重复收录的4种期刊,共计217种.2000年发布的1999年cjcr中,源期刊1372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5种,医药卫生类290种(包括医药学院校学报52种),共计335种.有157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核心期刊,又是源期刊.核心期刊所收录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学期刊较源期刊少,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源期刊收录的生物医学期刊较多,每年公布1次,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0 引言

  科研论文的发表是科技成果的基本交流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现已近十万种,1999年我国期刊共8135种[1] ,科技期刊约4400种,医学期刊约800种,如何在这浩如烟海的科技期刊中选出既是相关专业又能得到大家公认的期刊并非易事,为此,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总览》)[2] 和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istic)主编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hinese s&t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cjcr)[3] 所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源期刊表常是我国作者发表论文的选刊依据.两种期刊表既有关联,又有区别 [4] .

1 核心期刊和源期刊概述

   1.1 核心期刊和源期刊的含义

   1.1.1 核心期刊

  指刊载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这里是指《总览》上所列出的中文核心期刊,《总览》于1992年出版,1996年再版,2000年三版,核心期刊在总体上保持稳定,既有继承性,又有动态变化.

  1.1.2 源期刊

  指编制某种检索工具(数据库)时提供来源文献的那些期刊.这里所说的源期刊是指由istic依据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价和推选出的能较客观反映和展示科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前沿水平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istic从1987年开始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jcr就是以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为基础,选择数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电子与通信、计算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学科的1300余种中国大陆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期刊作为其来源期刊,并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而成,并每年举行新闻发布会.

  1.2 核心期刊和源期刊的选刊标准

  1943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samuel clement bradford)发现并提出一次文献(学术论文)在刊物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特定主题来说,有关它的学术论文大量地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刊物上,其余的论文则分散在为数众多的大量刊物中.有人研究了二次文献(文摘、题录、索引)的分布状况,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说明学科文献在它的产生、情报加工(二次文献)、使用(借阅、引用)等过程中都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现象,这就是确认核心期刊的依据 [2] .核心区与非核心区之间没有明显的、客观存在的界线,《总览》的选刊标准是:累积载文量占总载文量的30%~50%,累积文摘量占总文摘量50%~70%,累积被引量占总被引量的70%~80%.

   源期刊的选刊标准有17项,它们是:(1)总被引频次;(2)影响因子;(3)年指标;(4)自引率;(5)他引率;(6)普赖斯指数;(7)引用半衰期;(8)被引半衰期;(9)老化系数;(10)来源文献量;(11)参考文献量;(12)平均引用率;(13)平均作者数;(14)地区分布数;(15)机构数;(16)国际论文比;(17)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1.3 医学核心期刊和医学源期刊的关系

  2000年《总览》收录核心期刊总数为1571种(较二版少25种,其中1301种是二版的核心期刊,270种是新刊).其中生物科学类核心期刊38种,医药卫生类183种,去除4种被重复收录的期刊,共计217种.2000年发布的1999年cjcr中,源期刊总数为1372种(较1998年的1286种增加了8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期刊45种,医药卫生期刊290种,共计335种.可见源期刊所收录的生物医药类期刊比核心期刊所收录的多三分之一.两种期刊表中所选的一部分医学期刊重叠,在335种医学源期刊中有157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8-23 0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8-31 17:12 | 只看该作者
最新版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落实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15-20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i类、ii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以上学(协)会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3、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二)ii类学分
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ii类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i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3、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3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写出综述,由所在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学分。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此类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
(余类推)
国外刊物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8 学分
        
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6-4学分        
省级刊物                5-3学分
地(市)级刊物                4-2 学分
内部刊物                2-1学分
   
3、 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          课题组成员排序(余类推)
  1   2   3   4   5
国家级课题         10   9   8   7   6学分
省、部级课题          8   7   6   5   4学分
市、厅级课题          6   5   4   3   2学分
4、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5、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6、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7、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可授予主讲人2学分,授予参加者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8、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ii类学分授予的具体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
2-8项由单位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后授予相应的学分。
   (三)凡经单位批准,到上一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6个月及以上人员,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继续医学教育25学分。  
四、学分登记和考核
(一)项目主办单位授予相应项目类别的学分,学员所在单位负责登记。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应统一印制和发放继续医学教育登记证或使用电子信息卡,内容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举办日期、形式、认可部门、学分数、考核结果、签章等,由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本人保管,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凭证。
(三)各单位主管职能部门每年应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所获学分数登记,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9-5 19:35 | 只看该作者
需要发表论文要样刊的,请把详细邮寄地址发到邮箱zgxdys011@163.com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9-21 18:54 | 只看该作者
医学论文写作与格式
摘要(abstract)与关键词(key words)
摘要是论文中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并能提供文中的关键信息。论文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描述课题的性质、研究目的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中的重要内容。一般论文摘要不要超过200字。
在论文正文的前面,需要撰写论文摘要。我国国家级医学期刊,通常都要求中、英文摘要,而且采用了国际医学期刊要求的格式化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格式化摘要国外期刊大多采用haynes rb等提出的格式(more informative abstracts revisited. ann intern med,1990,113:69-76.),包括目的(objective)、设计(design)、研究场所(setting)、病人或其他研究对象(patients or other participants)、干预措施(in-terventions)、主要结果的测量方法(main outcome measures)、结果(results)及结论(conclusions)共8项;我国医学期刊将其简化: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并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文字要极其精练,不一定要用完整句子,字数限于200~250字左右。
论著稿应在摘要下面标出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为论文正确编目,标出关键词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作主题索引,便于电子计算机检索使用,因此要求尽可能准、全。关键词要求简洁、明确,将论文中可供检索点列出。关键词是专业术语,而不是其他词汇,一般要求列25个。要求标出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仅在研究方法中提及的手段不予标出。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组配,如无法组配则可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用适当的习用自由词。
(十一)英文摘要
为了便于国际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全世界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不管用何种文字写成,都必须附有一篇短小精悍的英文摘要”。外文摘要通常出现在文章的前面,也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处,还有的期刊把所有论文的英文摘要集中放在刊物后面。
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杂志于文末要书写英文或其他语种摘要。外文摘要主要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及单位,以及由研究目的、材料、方法、结果、结论等构成的简短、扼要的正文,并在最后附上关键词。
1、文题:文题要简短明了,具体醒目,能确切反映文章主题。文题要居中并全部用大写字母书写。题首不用定冠词“the”。
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按序排列,居中写在文题下方。作者姓名应全部列出,作者过多时至少应写出前3名,后加“et al”。作者姓名一律按国务院颁布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规定书写,姓在前名在后。姓氏和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双字名两字的拼音之间不用连字符号。如果双字名的第二个字是以“a”、“o”、“e”开头的音节,其与第一字的最后一个音节拼读有可能造成音节混淆时,则用隔音号“’”将两个音节分开。如“刘西安”应拼写成“liu xi’an”。
3、作者单位:居中,写在作者姓名下方,两端用圆括号将其括在其中。书写顺序:科室;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各项间用逗号隔开,结尾不用标点。作者单位的书写,各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均应大写,冠词、介词和连词要小写。
4、正文:要求简短、完整、明确、精练。“简短”是以精练的词句集中表达出文章的精髓,一般不超过200个词(1000个印刷字符左右)。“完整”是指英文摘要必须“有头有尾”,自成篇章,一般应包括前述的四项内容,重要信息不能遗漏。“明确”是指结构尽量格式化,语法符合规则,用词选词适当,应使用标准化的专业术语。医学专业术语应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英汉医学词汇》和《英汉医学词典》最新版本中的专业术语。“精练”是指用词力求简化,尽量简明扼要。英文摘要正文中一般不用图表、结构式,不引用脚注和参考文献,不用缩写、简称和特殊符号,必须使用时,要采用国际国内公认的、通用的,并以标准的书写方法书写。正文中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并要按规定书写。
5、关键词:每篇文章标3~8个关键词。关键词伪标题“key words”另起一行,置英文摘要正文下方,顶格用大写字母书写,后空一字间隔接各关键词,每个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末词结束不用标点。作者可按内容提要的内容先写好中文稿,然后再将中文稿译成英文,也可将文中内容直接用英文写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9-21 18:56 | 只看该作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指列出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时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医学参考文献是研究人类健康和同疾病作斗争所积累的文字记录的总称。列出文献目录不仅是对科学负责,也是向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因此列出的文献应设计科学、方法可靠、论证水平高、结论正确。
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加方括号标出,附于正文引文句末右上角方括内。书写时,两篇相连序号以逗号分开,如[1,2],3篇或3篇以上连续的序号,仅写始末序号,中间用范围号(~)连起,如[1,2,3]应写为[1~3],文末序号不用括号。文中参考文献序号,应与文末的参考文献编号一致。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也不要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及私人提供的个人信息;引用的文献,一定要严格地阅读、分析,切忌从他人引用的文献中,直接转用而自己不去亲自阅读。如有必要引用其他著作中所引用的材料,即转引,必须说明转引自某文献,以明责任。
参考文献书写的格式,各书刊均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国内中华系列期刊通常采用如下格式:(1)专著(其文献类型标识符为[m]) [序号]编著者.专著名称[m].版次(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起止页也可不写).[1]耿贯一.流行病学(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14.[2]lilienfeld am,lilienfeld de. foundations of epidemiology[m]. 2nd e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2)期刊中论文(其文献类型标识符为[j] )[序号]作者(前3名,用逗号分开,其余作者加“,等”). 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1] 王红艳,张学军,杨森,等. 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3):215-218.
[2] hospers jj,rijcken b,schouten jp,et a1. eosinophilia and positive skin tests predict cardiovasular mortality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 followed for 30 years [j]. am j epidemiol,1999,150(5):482-491.
[3] 张晋红,杨康平. hiv感染者合并gbv-c/hgv感染的预后[j]. 国外医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分册,1999,26(1):42.
文摘一般不应作为参考文献引用,考虑到我国国内实际情况,引用国外医学某分册的文章时,刊名写“国外医学×××分册”,在最后一项即“页”后注明“(文摘)”,英文文摘性期刊则加“(abstract)”。
引用参考文献的要求:①参考文献应尽可能引用最新和最主要的,以最近12年内的为好,不用旧的、次要的、年限长的或教科书中众知公用的,忌用无关的文献,但个别历史文献除外。②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或对本文的科研工作有启示和较大帮助,与论文中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关系密切、必不可少的。③引用参考文献以原著为主,未发表的论文及资料、译文、文摘、转载以及内部资料、非公开发行书刊的文章以及个人通讯等,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被引用。非引用不可者,其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期)、页等可用圆括号插入正文内。未经查阅或未找到原文者,应在该资料来源之前加“引自”二字,不能直接写原文献。④已公开发表的,已被某刊通知采用者,可引用,但在刊名后用括号注明“待发表”。⑤引用中医经典著作,可在正文所引段落末加圆括号注明出处,不列人参考文献著录。⑥引用参考文献条数一般为论文10条左右,综述为20条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21:46 | 只看该作者
题目
论文的题目是信息的集中点,更要求论文命题能准确反映文章内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论文题目要求具体、简洁、鲜明、确切而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
1、论文题目要有具体性。题目不具体是初学者撰写医学论文时常见的缺点,例如“矽肺的预防”,“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等等。
2、论文题目要有简洁性。题目应简短、精练,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删除一切可用可不用的字词,以突出主题。一般中文文题字数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多亦不超过30个字,英文以10个实词以内为宜,文题中间不用标点,题末不用句号;尽量少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非特定词。题目太长就不鲜明简洁和引人注目。例如,《无偿献血者肝炎指标检测结果及不同性别与血型差异分析》,应改为:《无偿献血者肝炎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的分析》。非长不可时考虑用加副标题的办法来解决。副标题常常是将主要研究方案列出附在主标题之后,但必须用圆括号或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位于正标题之下,以区分于正标题。较大的题目则应分成若干分题。每个分题单独写一篇文章,且尽可能不设副标题。
3、论文题目要确切而有特异性。指的是要求突出论文中特别有独创性、有特色的内容。文题应准确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防止小题大作,名不符实。
例1,《剖宫产资料统计分析》,该文仅涉及剖宫产时间的统计分析,其他资料如产妇的年龄、职业、新生儿性别等均未涉及,故应改为:《剖宫产时间统计分析》。
例2,《鼻挫伤、烧伤等38例远期疗效分析》,文中述及的内容还有裂伤、撕脱伤、离断伤、挫伤、烧伤等,单列2种伤不全面,应改为:《鼻创伤38例远期疗效分析》。
例3,《天津市区胃癌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5):362)这个题目既有特点,也很具体。
题目应突出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不要套用“××病××例临床分析”,或千篇一律地冠以“研究”“探讨”、“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题目可有多种类型,有以目的命题、以研究对象命题、以研究方法命题、以研究结论命题等。“研究”、“探讨”、“观察”、“分析”等词不是不能用,而是应在必要时用。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宜改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4、论文题目要有可检索性。题目应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严谨规范,凡病名、解剖生理名词、治疗方法、检查方法等,不得用俗称、习惯用语或社时的旧名词,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
5、论文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1)文题应避免使用非公用的缩略词语、符号、代号、公式等。外国人名、常见缩略语和符号(如ct、atp、dna、hbsag等)可以使用,但不宜将其原形词同时列出,亦不必再写出中文全名。以外国人命名的综合征或体征,不必译成中文,不加“氏”字。(2)文题中的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但不包括作为名词或形容词的数字,如“十二指肠”不能写成“12指肠”,“三叉神经”不能写成“3叉神经”。(3)下列情况,应在文题的右上角加角注,并在首页下列出角号及加注内容。论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的课题总结,加注“本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论文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报告,加注“本文曾在某年某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系在进修或学习时的工作总结,加注“本文系在某院进修期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