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楼主: sdqzwy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0294:(已补充复查CT)男,83岁,胸部病变请会诊!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8-26 18:37 | 只看该作者
从各个方向看,病灶与降主动脉上段紧相连,其降主动脉上段有三个层面动脉左侧有小突起,左侧壁不光滑。升主动脉壁散在多处钙化灶,结合病史考虑动脉粥样硬化并动脉瘤形成可能性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8-27 00:0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考虑 纵隔型肺癌可能性大,建议mri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8-27 04:17 | 只看该作者
考虑主动脉夹层伴附壁血栓形成, 建议 mri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8-27 2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294:男,83岁,胸部病变请会诊!

这个病例主要的病变为主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包括------1、粥样硬化所形成的附壁血栓(即软斑块)。2、动脉内膜的损害,表现为动脉内壁不光滑。

在此基础上有小部分内膜有撕裂,撕裂的程度轻而已。

综上述,本病例考虑-------主动脉的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已经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改变,应该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8-27 23:32 | 只看该作者
病灶发生部位 形态 特点均支持血管性病变,支持;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8-28 04:30 | 只看该作者
听蝉观竹从形态上做了精彩的描述。另要强调的是附壁血栓是不强化的,否则会有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8-30 18:2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主动脉夹层伴附壁血栓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8-31 0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294:男,83岁,胸部病变请会诊!



主动脉弓及胸主动脉上段上、外侧囊性等密度病灶,与主动脉分界不清,无强化。
考虑主动脉粥样硬化、假性动脉瘤形成。

鉴别:主动脉夹层,主要为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的中膜,内膜(钙化)内移>4mm。
而假性动脉瘤为动脉破裂形成血肿、周围包绕结缔组织,内膜移位不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8-31 04:14 | 只看该作者
病变围绕动脉周围,还是考虑动脉瘤可能,建议mri检查以具体分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8-31 0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v0294:男,83岁,胸部病变请会诊!

前面有几位提到“假性动脉瘤” 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对“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的概念搞清楚。

真性动脉瘤--------真性动脉瘤由于动脉壁薄弱而呈囊状扩张,好发于胸、腹主动脉,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病变部位的动脉呈“梭形”扩张。


假性动脉瘤--------动脉血管壁因某种原因破裂后可形成局部血肿。当血肿表层的机化形成纤维组织囊壁、并且囊腔与血管相通时称为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的常见原因有外伤和血管重建术后。此外,胰腺炎、白塞氏综合征等也可引起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周围血管,也可以发生在胸、腹主动脉等大血管。在临床上常可触及搏动性肿块、闻及血管杂音。影像表现为“瘤体”向一侧膨隆或突起,常有瘤颈。   



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主动脉瘤,而是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中层所形成的血肿或血流旁路。多发生于40岁-70岁的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也可见于主动脉缩窄、马凡氏综合征和创伤的病人。大多认为动脉壁的粥样硬化斑破裂和主动脉壁中层的弹性组织、肌层出现退行性改变,主动脉壁中层发生断裂使动脉壁分离为两层是夹层动脉瘤的常见病因。
  影像表现:注射造影剂后显示主动脉腔变窄,主动脉壁增厚。造影剂可通过主动脉壁上的裂口进入动脉夹层,使真假腔显示为两条平行的致密管道影,其中有一细的透亮线影分隔。若夹层动脉瘤假腔内有血栓,则不能或不完今为造影剂所充盈。



真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