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伴静脉性脑梗塞。
依据:mr增扫—t1wi(矢状位)示上矢状窦中后段见无造影剂充填的缺损区,其相邻的脑实质呈低信号影。ct也见顶枕叶中线区带状低密度软化灶。
![]()
脑梗塞可分为:1、动脉性脑梗塞。2、静脉性脑梗塞。3、分水岭性脑梗塞。4、腔隙性脑梗塞。静脉性脑梗塞最常见是静脉窦血栓形成。如:a、上矢窦血栓形成:继发性脑损害常发生在额、顶、枕叶的中线区、非主要动脉供血区范围,通常双侧不对称。b、横窦血栓形成:常引起颞叶后部的脑损害。c、直窦及下矢状窦血栓形成:常引发单侧或双侧脑室周围白质纹状体丘脑及小脑的损害。d、海绵窦窦血栓形成:眼底静脉曲张、面部(鼻、眼)部位软组织肿胀和皮下淤血。 静脉窦血栓形成可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脑肿胀、出血脑梗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相对对称的出血性脑梗塞最典型的表现。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2-6 7:30:27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