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下端示类圆形充盈缺损,形态固定,边缘光滑,密度略不均匀,可见造影剂分流,周围食道壁光整、柔软、蠕动良好。符合食道下端食物团存留(较硬,与胃石相似),未发现明显其他食道病变。
鉴别诊断:
1 食道裂孔疝:食管胃角有改变,疝囊形态可变,其内内容物形态不会固定。食道裂孔疝及贲门失驰缓征都应该是管壁柔软,管腔可变化的,而此病变没有什么变化,尤其食道收缩相显示更清楚。
2 食道内良性占位(肉瘤、平滑肌瘤):充盈缺损密度均匀,应该是透亮的,不像胃石密度不均匀。
3 肿瘤所致:食道壁欠光整或蠕动有异常。
但食道内一般没有胃酸怎么会形成“结石”呢?请大家分析,若是食物团是怎样形成的呢?
胃石是因为柿子等里面含有鞣质,鞣质在胃酸作用下,能与蛋白质结合成分子较大的,但又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而鞣酸蛋白、树胶、果酸把柿皮、柿核、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在胃内迅速形成胃石,可是食道内一般没有胃酸。
我考虑此病人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病人在胃内形成的胃石,由于呕吐返流至贲门裂孔上方,前提是病人贲门口比较松弛,加之呕吐的压力使贲门过度开放。另一种是:食道经常返流,或长期卧床,以至于食道下段内胃酸较多,病人食物排空慢所致;也或许是病人年龄较大,牙口不好,较大的实物存留。请各位老师也谈谈你们的看法。
[本贴已被 sdqzwyx 于 2007-11-19 22:44:47 修改过] |